從臺灣看南島世界特展 理解多元文化內涵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由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主辦,國史館、荷蘭國家博物館及紐西蘭蒂帕帕博物館協辦的「到美麗島—那些人 那些事 從臺灣看南島世界」特展,3日於新莊聯合辦公大樓南棟文化部藝廊開幕,展出49件大洋洲的文物,以同屬南島語族的臺灣在地視角,環顧南島文化的擴散脈絡,增進鄰近國家多元文化的理解,展期自即日起到6月30日止。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表示,此次展出以三位女性與發生在大洋洲及印尼等島嶼的故事,訴說著過去、現在、未來,包含被殖民時期抗爭的過去,從事文化復振的現在,以及未來大洋洲可能因為氣候變遷、暖化產生的問題。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及國史館館長陳儀深參觀「美麗印尼」展區。(圖/文化部提供)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表示,史前館自2019年開始與國史館進行文物轉移合作計畫,此次由300多件總統、副總統接受友邦致贈文物,此次精選了14件首度展出,藉由這些南島語系文物,獲得重新認識臺灣的機會,很有意義。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王長華指出,史前館正持續深化南島研究並嘗試以當代視野進行展示,到美麗島特展是史前館世界南島展示更新的前導預展。臺灣五千年來,以各種輸出包含語言、構樹、工藝等影響了大洋洲,透過爬梳南島世界歷史的縱深及文化的廣度,也讓世界更認識臺灣。

本次展出大洋洲區的文化概況,同時融入島嶼東南亞的歷史脈絡。自大航海時代起,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貿易版圖擴展全亞洲,當時在臺灣大員熱蘭遮城、日本平戶所有的書信、商業資料等,都必須以抄本的方式,返運回印尼的巴達維亞城總部(現今雅加達)。史前館多方蒐集與研究相關史料,並徵求荷蘭國家博物館同意,將該館原始數位資料,透過數位資料共享的概念合作,以原尺寸作品複製真實運用於展中,使民眾得以親眼觀覽17世紀時期同屬南島語族的印尼群島生活與文化面貌。

▲展場一隅:我夠堅強-一位荷、日混血女子的故事。(圖/文化部提供)

該特展以跨時空與地區的故事脈絡,提供觀眾理解大洋洲與島嶼東南亞的歷史,以現今與歷史上真實紀錄的三位女性自身的故事,反觀印度尼西亞、馬紹爾、紐西蘭三個島嶼發生的事,藉由女性觀點凝視近代、現在與未來即將發生的故事。三位女性分別藉由不同方式,闡述對地球暖化與氣候劇烈變遷影響其所住的島嶼土地權的抗爭、對殖民者的抗爭、對維繫文化復振的吶喊,以及對自己的美麗島所維繫的情感。更透過馬紹爾詩人Kathay Jetfini-Kijiner的詩,串連整體脈絡,開拓對鄰近國家的不同視野,理解多元的文化內涵。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