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原鄉緣紙傘文化村」玩工藝嘗美食,品味濃厚又道地的客家味!

【記者周蘭君/採訪報導】

位於高雄東北方,山巒環抱的的美濃,是擁有近三百年濃厚傳統客家傳統的客庄小鎮,長期以來此地居民仍以務農為主,不僅依循著農業社會較悠緩的步調,落地生根的客家族群也依然保留著完整的客家人文風貌。去年美濃自台灣獲選為台灣經典小鎮,讓美濃小鎮再次成為觀光亮點。這次一行人走訪美濃,來到「原鄉緣紙傘文化村」,玩工藝嘗美食,品味濃厚又道地的客家味!

▲原鄉緣紙傘文化村成立於民國82年,是美濃區第一座紙傘文化村。(記者 周蘭君/攝)

位於美濃中興路的原鄉緣紙傘文化村是美濃區第一座紙傘文化村,融合紙傘、陶藝、文物、民俗、美食五大主軸,打造鮮明的客家美濃意象。前身為民國七十八年成立的「原鄉緣紙傘廠」,創辦人李鴻鈞基於發揚美濃油紙傘傳統工藝的理念,而打造「以傘結緣」的文化村,客家話中油紙傘的「油」字諧音為有的意思,而「紙」與子同音,再者「傘」字中有四個人字,代表多子多孫之意,因此油紙傘在客家傳統是作為吉祥、興旺的象徵,在男生成年禮、女生出嫁時都會贈送油紙傘以為祝福的習俗,為此之故油紙傘產業在過去的美濃曾經盛極一時。隨著時代演進,純手工製作的油紙傘已由實用性質慢慢演變為充滿藝術性的工藝品,依舊受到大眾歡迎。

▲油紙傘是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圖騰。(記者 周蘭君/攝)

一把油紙傘製作工序繁複,從備料到完成,要經過鋸竹、浸水後作成傘骨、傘頭,而後割棉紙、糊貼、繪畫、漆桐油,最後就是穿線,固定傘布頭等程序方能大功告成。我們觀摩著文化村內藝師們仍循著古法完整的展現著油紙傘製作技藝,文化的傳承依舊不輟。

▲油紙傘工序繁複全賴手工製作。(記者 周蘭君/攝)

走進散發著淡淡桐油位的展售間裡,一把把不同尺寸大大小小的成品,或開或收靜待有緣人,由於都為藝師們手工繪製,傘面上各種不同主題呈現出美濃原鄉的在地特色,與中國水墨的傳統風情。

▲美麗的油紙傘令人不由得生思古之幽情。(記者 周蘭君/攝)
▲親手體驗小紙傘DIY彩繪

無論是山水、書法、花鳥、風景、人物等皆爭奇鬥艷令人目不暇給,想要帶回屬於美濃獨特的紀念品,那麼買把油紙傘準沒錯!如果一般遊客來此技癢還可親手體驗小紙傘DIY彩繪的樂趣!

▲美女配油紙傘相得益彰。(記者 周蘭君/攝)

來到客家庄,不容錯過的當然是客家的傳統美食了,走進擂茶館遊客可充當人體磨豆機,玩玩客家最道地的擂茶。擂茶原名三生茶,主要原料是生葉(嫩茶葉)、生薑、生米。客家人早年輾轉遷徙,處處為客,每當遭逢小風寒或水土不服時遇有求醫不便之境況,則將家家都有的生葉(嫩茶葉)、生薑、生米混合研搗磨細,然後用沸水沖熟喝下以保健去病,由於效益不錯因而流傳至今,爾後演進加入其他堅果豆類穀類,統稱為擂茶成為客家人招待貴賓的傳統茶品。

▲擂茶為客家人招待貴賓的傳統茶品(記者周蘭君攝)

擂茶DIY道具需準備一只內有溝紋的陶缽,無毒無味的芭樂樹幹製成的擂棒,以及乾淨的小棕刷。首先將備妥的玄米、薑、茶葉、蜜紅豆、花生、黑白芝麻等材料置入陶缽,我們開始輪流一手壓住擂棒上端,一手轉動擂棒,努力的將陶缽內顆粒狀的食材研磨成粉,

▲充當人體磨豆機,玩玩客家最道地的擂茶。(記者 周蘭君/攝)

大家奮戰到手酸,大約30分鐘後,終於大功告成。將熱熱的綠茶沖下,混和著茶葉及穀類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啜一口齒頰留香,可感受到生津健脾的養生之效。

▲擂茶大功告成。(記者 周蘭君/攝)

品嘗完了擂茶開胃小點後,原鄉緣紙傘文化村的客家風味餐登場,舉凡大家耳熟能詳的客家炒粄條、白斬雞、薑絲大腸、客家小炒、筍絲控肉、炒水蓮、排骨高麗菜乾湯之外,店家還端出了美濃在地最具代表性的招牌花生豆腐及冬瓜封高麗菜封,讓大家不禁食指大動,充分領略到客家菜的油香美味!

▲水蓮是美濃在地特產。(記者 周蘭君/攝)

園區內設立了許多具有現代感與傳統美的客家建築,諸如:色彩強眼又高大 的牌樓、高聳的紙傘造型招牌、中國古典味的外牆、以及牛車輪裝飾的座椅等,都是拍照打卡的絕佳場景,感受美濃風情不虛此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