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臺北詩歌節926開跑 散發心中詩意的火光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由臺北市文化局主辦的臺北詩歌節,9月26日至10月11日舉行,包含與香港文化息息相關的《說吧,香港》、詩與爵士樂交織的《爵士詩靈魂夜》、以原住民詩歌為題的《強碰・三合一——原住民詩與歌》、紀錄片《波濤最深處》首映等3場跨領域詩行動、10場多元議題的詩講座,還有串連實體及線上的書展、紀念今年去世的重要詩人楊牧、秀陶的專題討論等,活動多元,擴張詩的可能性,成為思索的觸發點與延長線,讓人深入感受詩的美好。

文化局副局長陳譽馨表示,自2000年起每年舉辦的臺北詩歌節,已經發展出親民性、多樣性、跨界性的特質,今年以「所以我們發光」為主題,在充滿疫情變數的現在,希望能以詩醞釀著一份火光,把這樣的熱力分享到全世界。

▲文化局副局長陳譽馨(右三)與貴賓共同以詩為光源照亮黑暗。(圖/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策展人鴻鴻分享了今年語言的多元性,有國語、客語、臺語、粵語、原住民語等豐富的呈現;開幕詩《說吧,香港》更作為臺北跟香港的連結,在這個時間點更凸顯其意義。策展人楊佳嫻表示,2020年是動蕩的一年,楊牧、秀陶相繼離去,希望能弔念像光一樣照耀文壇的兩位重要前輩。也期望透過活動,讓女性、勞動、歷史的記憶等主題,以文學扮演著光源,照亮世界。

當代臺灣客語文學代表張芳慈擔任今年焦點詩人,她為臺北寫了一首詩《臺北雲端》,譜出臺北的歷史記憶。張芳慈表示,擔任焦點詩人如同用陌生的眼睛,重新看待熟悉的臺北市。張芳慈將出席兩場專題講座《我/們的歌唱》與《女人潭中的暗流》,分享其在文學創作上如何思索個人與集體,與暢談寫作在愛與欲上的強韌。

▲焦點詩人張芳慈(中)、樂手謝明諺、徐崇育以詩與爵士樂共同譜出臺北的歷史記憶。(圖/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9月26日在中山堂中正廳的《說吧,香港》,揭開今年臺北詩歌節序幕。香港與臺灣在文學及流行文化上長期相互浸染,而急遽變化中的香港發展也牽繫著臺灣的動向。該演出帶領觀眾從重回19世紀初,一路返顧香港的重要時刻與生活變遷至今,藉由詩感受香港,並思索臺灣的未來。中山堂服務臺、KKTIX索票平臺皆可免費索票。

10月10日在中山堂光復廳舉行的《爵士詩靈魂夜》,則用詩回應爵士樂給予這世界的溫暖與酷,爵士樂手臺灣詩人一起碰撞語言與音符間的火花,9月21日起在KKTIX開放線上索票。

《強碰・三合一——原住民詩與歌》跨領域詩行動,邀請原住民作家:沙力浪(布農族)、馬翊航(卑南族)、林纓(泰雅族),微妙的族語國臺混搭,悲喜的歌聲混酒吟唱。10月4日下午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西草坪,三位合體強碰出跳tone新鮮感,活動自由入場。

▲策展人鴻鴻、楊佳嫻分享今年臺北詩歌節的多樣性與豐富性。(圖/臺北市文化局提供)

黃明川導演最新紀錄片《波濤最深處》,將於臺北詩歌節首映。記錄橫跨臺灣、印度、斯里蘭卡、菲律賓四地具代表性的女性詩人,尋覓她們生命軌跡的重合與歧異,凸顯變動社會中的女性詩人,為掙脫各種束縛,所形成的亞洲新文學運動與豐富的思維世界。10月11日台北光點映後對談,由以詩描繪司馬庫斯聞名的詩人蔡秀菊,分享女性創作者的身分思考與關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