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身份 臺灣媽媽落地檳城 在教育與生活中尋求自我突破 開拓嶄新人生

馬來西亞寶島婦女協會

【記者 魯稼軒/採訪報導】

教育的普及與經濟的繁榮下,許多人追求生活品質與不同環境的念頭逐漸具體與落實,選擇移居或移民的民眾,也在多方因素考量下,逐步向海外發展,在安居立業的前提下,這樣的背景離鄉總也有著不同的生活滋味在異國發酵,時日的更迭,讓海外的生活打拼漸成格局,成為一個生命體驗的趨勢。超過一半比例為華人的馬來西亞檳城,在主客觀條件成熟與產業發展未來性,以及華語共通所帶來的生活便捷,儼然成為臺灣民眾新的選擇。臺灣人民選擇到檳城生活,也藉由與當地馬來人的通婚開創新的人生,成為當前一股風潮,格外受到外界關注。

在新移民的全球浪潮中,兩位臺灣媽媽-Linda與郭香蘭,在馬來西亞的移居與移民背景下就顯得精彩與難能可貴了。從臺北來到馬來西亞檳城,Linda是因先生早年到臺灣念大學時就認識了,先生後來從事房屋買賣,也就跟著從事房地產有關的工作,漸入佳境。來到檳城生活是有過一段掙扎期,在長時間觀察與體驗異國環境之後,逐漸習慣了當地的生活型態。Linda表示,她只是希望能給小孩有一個多元教育與人格發展的機會,新的環境也必然有新的學習與投入,這樣的過程能讓她更有自信。

在人生地不熟的檳城,無法排拒,只有融入,還好檳城有50%以上的華人,語言溝通上沒有隔閡,為數不少嫁到檳城的臺灣人,就成為她連結關係與拓展人脈的第一步,加入了當地的臺灣聯誼會性質的組織,讓她的生活圈豐富了起來。在檳城生活2、3年,Linda感覺到與臺灣有一樣的便利性,除了華語與英語的共通之外,此地也有中文學校與臺灣在檳城的服務機構,多語文化的薰陶下,對孩子的成長有正面的幫助,也是很多臺灣人移居檳城的原因。

馬來西亞檳城生活一段時間的Linda,以正向態度面對在異鄉的不便,家庭美滿。(圖/Linda提供)
▲在馬來西亞檳城生活一段時間的Linda,以正向態度面對在異鄉的不便,家庭美滿。(圖/Linda提供)

以一個嫁到檳城的臺灣婦女(臺灣媽媽)而言,語言、生活環境和教育制度可說是決定能否熟悉與適應的關鍵,對Linda來說,她逐步克服了這些問題。她認為,馬國人生性熱情,善良且具親和力,經過臺灣鄉親的介紹與努力結識朋友,加上先生導入在地人脈生活圈,她很快就融入了在地的生活作息,即便有宗教上的禁忌,對她而言都是以遵行敬畏之心來面對,並沒有太大的影響與不便。尤其加入了一個由臺灣婦女所籌組的「馬來西亞寶島婦女協會」的組織,協會經常舉辦活動邀請會員參與,或是代購臺灣食品及生活問題上的協助解決,讓她的生活與人際需求得到滿足,常態性的互動也對在地生活逐漸擺脫不便與困惑,在檳城與臺北兩地的生活調性也邁入適應與正常化。

Linda認為,小孩子的教育考慮是她決定移居檳城的主因,在兩岸關係充滿太多不定性之際,未來局勢渾沌不明,檳城提供了多語學習環境,在英文、華語與馬來語,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多一點學習機會,這是她的堅持。尤其,在馬來西亞的教育,有較多的選擇,將來唸大學也可以在東南亞,或是歐美,甚至回台灣,都有很大的彈性。至於生活機能與感受方面,Linda認為,檳城的物價與房價都較低,生活消費上不會有太大壓力,加上天氣晴朗穩定,沒有天災地震,相當適合人居,她相信未來馬來西亞檳城的優勢,會吸引台灣人來此落地生根,如今的她家庭美滿,很慶幸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馬來西亞寶島婦女協會理事與檳城聯絡人的郭香蘭,以過來人的身份協助新來的臺灣媽媽解決各種困難,且樂此不疲。(圖/郭香蘭提供)
▲馬來西亞寶島婦女協會理事與檳城聯絡人的郭香蘭,以過來人的身份協助新來的臺灣媽媽解決各種困難,且樂此不疲。(圖/郭香蘭提供)

年僅8歲就跟著父母親前往中南美洲哥斯大黎加定居的郭香蘭,習慣了移居海外的生活,在馬來西亞檳城也取得了身份,生活上顯得氣定神閒,在協助先生工作之外,也經常與臺灣嫁到馬來西亞的同胞姐妹聯誼互動,並擔任寶島婦女協會理事與檳城的聯絡人,提供生活的經驗與正確資訊的傳達,為臺灣姐妹扮演著排憂解惑的角色,進而成為大家公認的大姐大,領導著新移民快速認識這個國家的捷徑。

郭香蘭很小的年紀就隨著父母親到中南美洲海外生活,練就了獨立的個性,並在生活與工作上也為之入境隨俗,在穩定的家族事業基礎上也尋求更大的突破,幾經輾轉,認識了馬來西亞的先生,最後結婚組成家庭,順理成章的移居檳城,開啟了她異國生活新的人生。在檳城一開始受到馬國的法律規定,無法在當地工作與經營事業,只好在先生的公司擔任助手,協助先生的事業,雖然沒有什麼成就感,但還是在雲淡風輕的生活調性上,往返檳城與臺灣,也帶著先生和小孩全家人返臺探親,以解思鄉之情。

目前有一對兒女的郭香蘭,雖然在檳城的生活型態已相當適應與習慣,但還是對臺灣有著一份難以割捨的感情,就算是已在檳城落地生根,但仍然決定要安排孩子回臺灣唸大學,她認為臺灣的學制與教育內容與環境,比較適合小孩子受教育與發展的選項,所以相較之下,她也為孩子的未來選擇回到臺灣的決定。她相信自己已具有馬來西亞國籍身份,未來的發展與生活方式就會更具彈性,在人生的下半場,她確立了目標,繼續為臺灣移民與移居檳城的臺灣人做生活及教育資訊上的分享與服務,協助大家更快適應新環境,建立快樂生活。

馬來西亞寶島婦女協會舉辦活動,氣氛熱烈。(圖/郭香蘭提供)
▲馬來西亞寶島婦女協會舉辦活動,氣氛熱烈。(圖/郭香蘭提供)

「馬來西亞寶島婦女協會」是個有愛的大家庭,郭香蘭表示,自2012年至今協助不少嫁到馬來西亞的臺灣婦女(臺灣媽媽)解決疑難雜症,而這股愛的力量也逐漸向外發散。檳城的浮羅山背(Balik Pulau),是個擁有迷人景致的古樸漁村,也是體驗鄉野情懷好去處。當地學生籌不出父親喪葬費,學校校長便向協會拜託,在郭香蘭號召下,臺灣媽媽們主動捐錢協助,此種義舉令校方及當地居民感動不已,也是新移民貢獻一己之力於當地社會的最佳例子。

在檳城生活多年的郭香蘭也建議在異地的臺灣媽媽,一定要打開自己內心的門,並且走出去,主動接受外面的訊息。同時,改變自我心態很重要,也許你在臺灣十分優越,但既然選擇嫁到檳城成為家庭主婦,就該自助融入新的環境,自我充實,才能讓自己有著安定與安全的落實感,為未來開拓更美好的移民人生。

 

 

相關連結:檳城藝術駐村  東西融合並存  馬祖藝術家曹楷智  個展作品呈現審美情趣濃郁心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