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文化部「國際駐村交流成果分享會」,5日於台北國際書展登場,邀請11位獲文化部補助至國外駐村的創作者,包括赴德國柏林文學會的馬翊航、鄧九雲、莊永新;美國愛荷華的張亦絢、美國聖塔菲藝術學院的李奕萱、美國佛蒙特工作室的張梓鈞與煮雪的人;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暨影像城的林倩羽、游承勳;英國灣園的許少霏;以及西班牙談論藝術藝術村的黃亮鈞,帶來精彩的駐村經驗分享。
張梓鈞與煮雪的人,以同於佛蒙特駐村的創作者經驗為主題,討論佛蒙特及其獨立運動和臺灣間的連結;張亦絢對談黃崇凱及朱和之,追憶創立「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的聶華苓;馬翊航與鄧九雲分享他們於柏林的漂流小史,以及移動中生成的風景;黃亮鈞與莊永新講述柏林及馬德里駐村經驗的文化異同及文化對照;李奕萱與許少霏從美墨邊界與蘇格蘭海灣看見歷史的當代性;游承勳與林倩羽皆是漫畫家,將分享安古蘭著名的博物館及走訪的次文化基地。
創作者分享異國文化的撞擊與體驗,並內化成為創作養分,若想瞭解更多與駐村相關的資訊及經驗傳承,千萬不要錯過這些精彩活動。這些場次活動內容為:場次一是「從未抵達過的異鄉:佛蒙特與台灣性」,主講人:張梓鈞、煮雪的人,時間是2月5日16:45-17:45,地點在2F夢想沙龍。
場次二是「愛荷華與聶華苓—愛荷華裡的台灣及駐村風景」,主講人是張亦絢,對談人是黃崇凱與朱和之,2月6日上午10:30-11:30,地點在主題廣場。場次三是「柏林漂流:移動裡生成的風景」,主講人是馬翊航與鄧九雲,時間是2月6日上午11:45-12:45,地點在臺文館展位短講區。場次四是=馬德里的柏林時間:西班牙、德國駐村紀事」,主講人是黃亮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