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中心推出物有所適  生活儀式感特展  探索當代生活的風格美學

▲工藝中心推出物有所適生活儀式感特展。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策辦的「物有所適—生活儀式感特展」,即日起於該中心工藝文化館2至3樓展出,展覽以「生活儀式感」為題,隨著人們對於當代生活質感的追求提升,工藝不再只是功能性的器物,透過實際的五感體驗,成為兼具實用與美感的生活好物,盼帶領觀者重新思考工藝如何融入當代生活,探索當代生活的風格美學,成為日常生活中的儀式感,讓更多人理解並欣賞工藝之美。

▲工藝中心推出物有所適生活儀式感特展。(圖/工藝中心 提供)
▲工藝中心推出物有所適生活儀式感特展。(圖/工藝中心 提供)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表示,工藝不只是技藝的展現,更是蘊含生活智慧與文化歷史的載體,透過探討「福爾摩沙美學」展現臺灣在地美學如何融合多元文化,形塑出獨特的生活語彙,結合臺灣工藝的創新設計概念,讓工藝成為生活空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本展作為今年工藝中心工藝「漫活系列活動之一,強調「慢活」與「樂活」為自身的生活態度,並融合簡單、生活型態、原創性、健康、美學與永續發展等關鍵字,倡議工藝的親近與融入生活日常的精神,喚起人們重新思考生活方式,在日常細節中找到屬於自我的生活儀式感與美學風格。

▲工藝中心所策辦的特展,呈現當代生活美學的新風格。(圖/工藝中心 提供)
▲工藝中心所策辦的特展,呈現當代生活美學的新風格。(圖/工藝中心 提供)

陳殿禮指出,工藝取材於自然,從草、木、皮到土、金、石,每種材質都有其獨特的文化語境與歷史背景,透過有別於傳統的展覽陳列方式,打造宛如樣品屋的沉浸式生活空間,將工藝品與實際生活場景結合,讓觀者親身感受與體驗無距離的真實美感工藝,並學習如何在現代生活中融入工藝風格。展場選用三個日常生活核心場域,如「客廳」、「餐廳」與「個人空間」,透過人們的日常視角與精選工藝品,體現當代生活美學風格,在空間中激發人們對「質感生活」的深度思考,並搭配四種不同生活風格,如「自然奢野」、「當代洗鍊」、「沉靜樸實」與「喧動馥郁」等面向,詮釋工藝的多元特性,展現工藝融入生活之美。

▲出席特展活動的各界貴賓與工藝界老師們齊聚一堂,開心合影留念。(圖/工藝中心 提供)
▲出席特展活動的各界貴賓與工藝界老師們齊聚一堂,開心合影留念。(圖/工藝中心 提供)

與本展之主軸議題相互串連,工藝文化館一樓展區則為「日日工藝—臺灣工藝品牌概念店」,呈現臺灣工藝的創意與質感日常,展出歷年「臺灣綠工藝Taiwan Green Craft」計畫徵選作品,強調工藝從本質出發,工藝應貼近生活所需,在生活中發現器用之美,喚醒大眾體會工藝的美好存在,以食/衣/住/行/樂等生活面向並搭配相關主題,展現工藝如何融入生活、增添生活情趣及成為提升質感的獨特存在。邀請大家放慢步調,進入工藝與生活的深度對話,發掘與自身生活相適的工藝之美,感受工藝不僅是日常器物,更是生活態度與文化記憶的展現。

 

 

 

相關連結:府城匠心獨具的工藝風格「工藝遶境」臺南境登場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