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城市藝術遊樂場 2025臺北兒童藝術節5/12啟售

第26屆臺北兒童藝術節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第26屆臺北兒童藝術節將於6月28日至8月2日登場,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邀請大小朋友們「開啟兒童模式」,沉浸於充滿驚奇的藝術冒險之中。今年藝術節匯集全球29組頂尖團隊,規劃9檔精彩的售票節目;另有多項免費活動及共融工作坊與互動展覽,讓藝術體驗零距離。

臺北市政府副秘書長王玉芬表示,藝術教育是打造下一代競爭力的關鍵基石,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我表達、獨立思考與審美素養。今年臺北兒童藝術節匯聚了來自臺灣、美、英、德、澳及西班牙共29組頂尖團隊,帶來超過上百場、蘊含不同文化視野的精采故事。

集藝戲坊《浪漫劍客葉不凡》為兒藝節記者會開場演出。(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集藝戲坊《浪漫劍客葉不凡》為兒藝節記者會開場演出。(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北藝中心董事長王文儀指出,今年兒藝節不僅首度安排國際優質節目走入社區,還擴大「前進社區」計畫橫跨到北市12個行政區,小朋友在住家附近就能免費欣賞到好看的節目。今年更首度將兒藝節擴展至公立幼兒園,藝術家們要說好聽的故事給孩子們聽;3檔戶外演出,邀請親子在大安森林公園的城市綠意中共享夏夜藝趣;共融身體工作坊引導參與者跨越語言,體驗身體與影像的共創故事。延續去年9.8萬人次參與的熱烈迴響,今年透過增加互動展覽與社區據點,期盼吸引超過11萬人次共襄盛舉,以上百場展演打造城市藝術遊樂場。

今年兒藝節推出3檔以光影為主題的精彩作品,看見黑暗裡的創意驚喜,包括德國的七巧板劇團《調皮的影子》,用創意幽默重新定義影子戲劇。澳洲派奇劇團、獲雪梨戲劇獎提名作品《閃閃星》,引導孩子在新奇的光影互動中,重新認識黑暗與想像力。美國卡普特劇團《影子探險隊》,則以表演者身體變換出數百種驚奇剪影說故事,展現人體極限與幽默的視覺震撼。

主持人洪健藏(右)介紹改編自繪本的《小魚散步》。(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主持人洪健藏(右)介紹改編自繪本的《小魚散步》。(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偶戲是講述當代情感與歷史的魔法工具。西班牙奇里奇特拉劇團《太空小狗萊卡》運用皮影、物件與影像等多媒體形式,重述冷戰時期首隻上太空的狗狗萊卡的感人故事。臺灣集藝戲坊《浪漫劍客葉不凡》則重製改編國寶大師李天祿經典,觀眾將以獨特的「遊走式」體驗,沉浸在精彩的操偶與江湖兒女情仇中。

3檔改編自繪本與童話的驚喜創作躍上舞台:飛人集社劇團《1家2加毛毛蟲》改編自詩人夏夏的繪本童詩,將於剝皮寮歷史街區,透過偶戲、聲音與裝置藝術,打造一場關於三代人時間觀的沉浸式漫遊。洪健藏X晃晃跨幅町《小魚散步》則將陳致元獲獎繪本立體化,運用生活材質與光影,詩意描摹台灣巷弄日常及一趟寧靜豐富的買蛋之旅。好人好事製作《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最終章?!》受法國劇場創作者喬埃・波默拉啟發,大膽翻轉經典童話,看壞皇后、魔鏡等角色驚喜亂入,帶來預料之外的故事結局。

大人小孩都愛的《小丑八怪》讓親子共享歡樂。(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大人小孩都愛的《小丑八怪》讓親子共享歡樂。(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今年夏天,整個城市都是我們的劇場!長榮交響樂團《皮爾金的冒險》,觀眾在北藝中心球劇場,可以無拘束地欣賞葛利格的經典名曲。免費的「前進社區」計畫把12檔精彩節目帶進各地鄰里,讓民眾就近輕鬆參與。此外,三檔戶外演出,包含音樂劇《誰偷走了我的字?》、充滿馬戲互動的《小丑八怪》以及《晴空小侍郎》,邀請親子共享歡樂的藝術派對。

第26屆臺北兒童藝術節邀請大小朋友們「開啟兒童模式」。(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第26屆臺北兒童藝術節邀請大小朋友們「開啟兒童模式」。(圖/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7月份暑假到北藝中心一日遊,開館日有精彩的免費展覽與活動,例如《日常編舞—小小編舞家》互動展、參觀《蝙蝠祭--未來進行式》互動展;還能購票參與包含食物品嚐的完整演出。共融體驗《找找我的身影:聽聾共融身體工作坊》,讓不同族群的親子一起創作獨一無二的故事。

第26屆臺北兒童藝術節以多元豐富的節目與活動,邀請所有大小朋友,在這個夏天一同「開啟兒童模式」,享受充滿創意與想像的藝術冒險。售票節目於5月12日中午12:00正式啟售。節目資訊及購票請至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官網及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

 

 

相關連結:全員開啟兒童模式 2024臺北兒童藝術節6/29起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