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陶自成一格  藝家人快意自在  林永發 王萍萍與林冠廷親子畫展  豐沛創作能量備顯真情流露

▲我們都是藝家人親子畫展內湖揭幕。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一個藝術家庭的養成,在親子互動創作過程的學習顯得格外珍貴,尤其家庭成員相互交流,聲息互通,讓藝術的精進更加受到重視。知名水墨畫家也是臺東都蘭山畫院院長的林永發教授,和他夫人王萍萍老師及兒子林冠廷有過多次的家人聯展的經驗,在藝術界享有盛名,6日則承續以往口碑在台北市內湖公民會館舉行「我們都是藝家人-林永發 王萍萍與林冠廷親子畫展」,藉由書畫作品所蘊涵的文化真情,向外界傳達豐富的作品特質,生活的藝術性呈現藝術的生命價值,讓開幕式受到藝文界高度關注,貴賓雲集,場面熱烈,出席活動人士紛紛向三位參展藝術家表達道賀之意。

▲前臺藝大校長黃光男教授致詞時肯定林永發親子聯展的特殊性與藝術性,極具展覽特色。(記者 詹佳綺/攝)
▲前臺藝大校長黃光男教授致詞時肯定林永發親子聯展的特殊性與藝術性,極具展覽特色。(記者 詹佳綺/攝)

展場開幕式上顯得熱鬧且具話題,多位藝術界領導人與書畫家齊聚一堂,特別出席開幕盛會並向林永發教授及家人的聯展表達道賀之意。前臺藝大校長的黃光男教授、臺藝大藝術學院榮譽教授羅振賢、臺師大榮譽教授杜忠誥、東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廖慶華、華梵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黃智陽、臺藝大博士生暨水墨畫家黃中泰、知名藝術家廖修平、吳炫三及華梵大學校長李天任、前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得榮基金會董事長林注進、長榮大學教授簡英智、李奇茂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李安榮、臺東都蘭山畫院顧問蔡尙濤及多位書畫協會負責人、理事長等貴賓,都發表感言並對這次親子展的作品給予至高的評價。對林永發教授的這次與家人的書畫陶展的設計與策畫,讓展出作品在各自獨立創作下顯現個人風格,也在三人合力創作的多幅作品中,有著自然、自在與自由的筆墨真情,成為這次親子展的最大特色。

▲知名藝術家吳炫三表達對林永發教授親子畫展所呈現的正面意義,認為以親情連結藝術的表現確實難能可貴。(記者 詹佳綺/攝)
▲知名藝術家吳炫三表達對林永發教授親子畫展所呈現的正面意義,認為以親情連結藝術的表現確實難能可貴。(記者 詹佳綺/攝)

「我們都是藝家人」林永發教授親子畫展,是林永發教授伉儷及其公子青年藝術家林冠廷,以書畫陶等不同藝術表現方式舉行之展覽。罹患唐氏症的林冠廷,是難得一見的青年傑出藝術家,在父親身教言教的薰陶之下,起筆成風,運筆成氣,簡約的線條中,自有不可與他人言說的玄妙之理︒其作品受到多方喜愛,不僅在台灣,也受到海外多國競相邀展,並在日、韓舉行個展。

▲臺師大榮譽教授杜忠誥認為林永發的親子展,作品彰顯出濃濃的家庭之愛。(記者 詹佳綺/攝)
▲臺師大榮譽教授杜忠誥認為林永發的親子展,作品彰顯出濃濃的家庭之愛。(記者 詹佳綺/攝)

王萍萍老師係臺師大國文系畢業,多年來她不僅是書法教育推動者,更是家庭創作的支柱,默默地支持著先生林永發教授與兒子林冠廷的藝術旅程,常見到夫唱婦隨的身影。自國立臺東女中退休後,長期的藝術薰陶及耳濡目染影響下,書畫自成風格。

▲中國書法學會理事長陳銘鏡認為林永發教授一家人為藝術付出,藉由不同主題而做書畫展出,深獲畫界肯定。(記者 詹佳綺/攝)
▲中國書法學會理事長陳銘鏡認為林永發教授一家人為藝術付出,藉由不同主題而做書畫展出,深獲畫界肯定。(記者 詹佳綺/攝)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廖慶華,與林永發教授一家人熟稔,對藝術家家庭的創作特質與藝術生命的靈動有著極多的敘述,讓人印象深刻。(記者 詹佳綺/攝)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廖慶華,與林永發教授一家人熟稔,對藝術家家庭的創作特質與藝術生命的靈動有著極多的敘述,讓人印象深刻。(記者 詹佳綺/攝)

這次親子聯展,不只展出三人作品,也展示三人彼此共同合作的作品。藉藝術互相溝通,互相了解︒教育一位特殊的孩子需要全家的力量,林冠廷藝術成長的歷程和展現的成果,過程辛苦但甜美。展覽中有多件由阿美族人傳統構樹樹皮進行的創作,是對繪畫藝術新可能的初探︒用構樹皮打出的畫布可以表現出不同的特性,林永發教授在2024年七十個展中,將實驗成果展出,受到各方讚賞︒畫作有著一種非常突出的立體樣貌,對應著畫布呈現的如天然流動波紋,感覺繪製的畫作實景宛如就在眼前。

▲林永發教授籌畫親子展,讓大家看到作品所產生的正向能量,他認為藝術發展之路無限寬廣,值得投注更多心力。(記者 詹佳綺/攝)
▲林永發教授籌畫親子展,讓大家看到作品所產生的正向能量,他認為藝術發展之路無限寬廣,值得投注更多心力。(記者 詹佳綺/攝)

這場書畫展,是藝家人生命交織的縮影,是愛與藝術共鳴的展現。他們以書畫細說家庭故事,也讓我們看見,當愛與理解成為養分,再平凡的生活,也能長出最動人的光。林永發教授邀請每一位對書畫、對唐氏症關懷,共同體察沉浸每幅作品的無比深情,欣賞他們在各自生命裡,所綻放出最獨特的美好樣子。「我們都是藝家人親子畫展」的主題,意在強調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與創作的緊密聯繫。林永發、王萍萍和林冠廷三位藝術家分別以不同的藝術風格詮釋家庭的溫暖與愛。他們的作品不僅展現了個人創作的深度,也體現了親子之間互相啟發、共同成長的過程。

▲知名版畫家廖修平大師(右)對林冠廷的創作進行講評,在旁的冠廷專注聆聽,互動有趣。(記者 詹佳綺/攝)
▲知名版畫家廖修平大師(右)對林冠廷的創作進行講評,在旁的冠廷專注聆聽,互動有趣。(記者 詹佳綺/攝)

林永發表示,家庭是我們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支柱,而藝術則是一種能夠將這份情感具象化的方式。這次畫展不只是展示作品,更是希望透過藝術讓更多人感受到親情的力量。王萍萍則分享了她的創作靈感,她認為她的作品靈感來自於與孩子們的日常互動,這些畫作記錄了我們一起經歷的點滴時光,她希望透過這些畫面,讓觀者感受到家庭的溫馨與幸福。

▲王萍萍老師對這次展覽作品所呈現的深邃內涵,強調是從家庭之愛出發。(記者 詹佳綺/攝)
▲王萍萍老師對這次展覽作品所呈現的深邃內涵,強調是從家庭之愛出發。(記者 詹佳綺/攝)
▲林冠廷對他的展出作品,極具線條與墨彩之美,常有自然天成的創意,對他的藝術創作顯得極具自信。(記者 詹佳綺/攝)
▲林冠廷對他的展出作品,極具線條與墨彩之美,常有自然天成的創意,對他的藝術創作顯得極具自信。(記者 詹佳綺/攝)

展覽中,每一幅畫作背後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林永發教授、王萍萍老師及林冠廷,從個人的作品到全家人的共同創作,呈現藝術的生活化與深摯的情感,作品延伸出書畫陶領域的底蘊,呈現出藝術所帶來的喜樂與寬廣視野,令觀者驚豔無比。冠廷的母親王萍萍老師,多年來她不僅是書法教育推動者,更是家庭創作的支持者,她默默地支持著先生與孩子的藝術旅程 。王老師的書法 筆法流暢且情感細膩,筆墨輕重之間蘊藏著文意傳達的穩重與溫潤 。每一埸展覽、每一次創作過程中 ,都能看見她的身影,她書寫運筆看似輕描淡寫 ,卻深深影響著整個家庭藝術發展。

▲林永發(左起)林冠廷與王萍萍,我們都是藝家人,對這次親子畫展,一家人顯得胸有成竹,開心自在。(記者 詹佳綺/攝)
▲林永發(左起)林冠廷與王萍萍,我們都是藝家人,對這次親子畫展,一家人顯得胸有成竹,開心自在。(記者 詹佳綺/攝)

水墨作品(窗外有藍天)是林冠廷與母親的共同創作, 冠廷的水墨線條如同結構與界限,加上母親的視角詮釋,賦予了它溫暖與開放性,讓作品不僅僅是紙面上構圖,而是親情的對話,更加表現出生命的機遇與風華。

「我們都是藝家人」親子畫展,是此次展質的主題 ,也是家庭共同成長見證 ,更是一種生命哲學的呈現。林永發教授將創作化為藝術的核心,筆墨問的流轉也如同家庭關係的交織。這樣的創作方式 ,讓藝術不再僅限於畫布上的表現 ,而是融入生活,映照親情的深遠與動人 。

▲開幕式上,林永發等參展藝術家與參加盛會的貴賓開心合影留念。(記者 詹佳綺/攝)
▲開幕式上,林永發等參展藝術家與參加盛會的貴賓開心合影留念。(記者 詹佳綺/攝)

林永發強調,藝術不僅僅是畫布上的顏料,它更是一種溝通的橋樑,希望透過這次展覽,讓每個家庭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藝術語言,並在創作中感受到愛與連結。「我們都是藝家人親子畫展」不僅是一場視覺的饗宴,更是一場心靈的洗滌。透過三位藝術家的作品,觀者也看到了家庭的多樣面貌與深厚情感,也感受到藝術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價值。「我們都是藝家人-林永發 王萍萍與林冠廷畫展」,自即日起假台北市內湖公民會館展出至7月23日止。

▲開幕式後,全體貴賓與藝文界人士與林永發、王萍萍及林冠廷以大合照合影,共同見證了一場難得一見的藝術饗宴。(記者 詹佳綺/攝)
▲開幕式後,全體貴賓與藝文界人士與林永發、王萍萍及林冠廷以大合照合影,共同見證了一場難得一見的藝術饗宴。(記者 詹佳綺/攝)

 

 

相關連結:藝術作伴好還鄉   林永發及林冠廷父子書畫聯展   呈現畫境正向生命力

水墨行路  山海相連  林永發70個展  建構臺東山水美學新樣貌 備受讚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