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由長流美術館主辦的「長流遠渡—台灣旅法藝術家的光影傳承」展覽,即日起在該館展出,總計展出14位長期旅居法國、以臺灣文化為創作根源的藝術家創作內涵,此展可說是一場跨越時空與文化的藝術傳承展出。展覽也藉由不同媒材與風格,呈現旅法藝術家們在異鄉的創作軌跡與內在心靈的光影對話,體悟出東方美感與西方形式交織出的特質面貌。

法國長久以來是世界藝術的重鎮,其自由奔放、重視觀念與形式的創作環境,吸引了無數台灣藝術家赴法深造與定居。此次展出的14位藝術家,包括資深留法前輩與當代中堅新秀,他們歷經時代演變與文化交融,走出各自獨特的藝術語彙與美學路徑。從繪畫、雕塑、水墨、裝置至複合媒材,展覽呈現台灣藝術家如何在巴黎豐厚的藝術土壤中,吸收西方思維,並將東方精神內化再創。

針對此展的主題內涵,長流美術館指出,在從二十世紀起,一批懷抱藝術夢想的臺灣藝術家遠赴法國,深入世界藝術的核心,他們吸收現代思潮與創作技巧,將所學帶回臺灣,翻轉本土美術的思維與結構,他們勇於突破傳統,融合東西方語彙,開創出臺灣現代藝術的新風貌,不僅豐富了文化底蘊,也為藝術產業注入源源不絕的創造力。

聯展策畫單位表示,在抽象、版畫、雕塑與色彩實驗等領域,這些旅法藝術家表現出色,作品屢獲國際市場肯定,他們的精神與成就,也成為後輩學習的典範,也讓臺灣藝術在世界舞台上發出更璀璨的光芒。長流美術館認為,與這批藝術家及其家屬及收藏家長年深厚情誼,透過此展,共同見證臺灣美術史的重要發展歷程。主辦方回首過往,每一次交流與每一件館藏展,皆承載著夢想與時代精神,民眾在欣賞這些展出作品時,也能感受到藝術家他們對臺灣藝術創作與發展的深刻貢獻,呼應出「以人為本、以情入藏」作品的珍藏理念。

本次展覽藝術家群涵蓋數個世代,他們雖各自風格殊異,但皆在旅法歲月中逐步建立起具有個人特色的創作體系。有人以抽象筆觸凝煉情感與光影,有人從自然與書法中汲取靈感重構東方形式,有人則透過都市記憶與流動的視覺語言表達對遷徙與身份的深刻反思。他們將臺灣的細膩感知與東方哲思,植入法國的自由創作精神中,成就了具有文化深度與現代視野的藝術風貌。

展出作品的旅法藝術家分別是:有「黑色時期的詩人」張義雄、臺灣印象光影傳奇的楊三郎、膠彩畫現代化的旗手陳慧坤、費鐵魔術師武德淳、現代意境的編織者陳景容、「色彩變奏的世界公民」陳錦芳、靈魂之境的書寫者高行健、當代前衛藝術家陳朝寶、現代意象旅人傅慶豐、臺灣版畫教父廖修平、藝壇運動史的行者謝里法、知名水墨畫大師席德進、現代油畫家吳炫三及沙龍浪漫使者李元亨等,藉由展品的展示與呈現,讓觀者得以從不同藝術家的創作風格與修為,看見作品的特殊性與美感。

有藝術家運用法國寫實派技巧,描繪臺灣山水意象,在光與色層中重構家鄉的視覺詩學;也有藝術家擅長以水墨與混合媒材交織,將東方文人畫的留白美學與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相結合,讓作品在朦朧間喚醒觀者的內心共鳴,尙有從版畫、複合媒材所轉化相容的現代化作品,在寫實與抽象的油畫作品更加聚焦且受到注意。
此次展出的作品不僅富含藝術性的探索,也蘊藏深層文化的反思與傳承,他們所展現的,不只是技巧與風格的融合,更是一種身分認同與文化內涵的沉澱與再造。展覽不僅讓觀眾得以一窺旅法藝術家的創作面貌,也藉此喚起人們對台灣藝術在國際舞台上多元發展的關注與重視。「長流遠渡-臺灣旅法藝術家的光影傳承」展,自即日起假長流美術館展出至8月10日止,歡迎藝文界人士與民眾前往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