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童書登陸臺南  臺文館文學樂園開啟跨國閱讀新體驗

▲捷克童書登陸臺南。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國立臺灣文學館攜手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與捷克中心臺北,於今年秋天盛大推出「捷克秋日.相遇臺南」系列活動,10 月 1 日起於國立臺灣文學館文學樂園展出《躍然紙外:捷克跨界當代童書展》(Beyond Paper Plane),10 月18-19日的館慶饗宴「文學暢秋日市集」中除了聚集臺灣文學的多語、多元活動外,更迎來捷克品牌與文化活動進駐,以展覽、展演活動、市集擺攤等方式,讓整座城市化身為「捷克文化亞洲主舞台」。

19日《躍然紙外:捷克跨界當代童書展》開幕式,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副代表盧貝可娃女士、捷克中心臺北主任馬凱棠女士皆蒞臨開幕式會場,和現場來賓進行交流互動。本特展策展人艾瑪·漢茲利可娃女士也親自抵達現場,向與會觀眾分享策展理念。臺南市美術館副館長張立伶、臺南市立圖書館楊馥菱、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特聘教授吳玫瑛、臺南市東區博愛國小校長曾千純、在地閱讀推廣團體葫蘆巷讀冊協會理事長陳家盈、台灣T.H.E.科技人文推廣教育學會理事長黃愛真、藝想天開魔法故事閱讀協會謝承志等各界貴賓應邀出席。

▲毛絨獾小胡成為會場小朋友們的最愛。(圖/臺文館 提供)
▲毛絨獾小胡成為會場小朋友們的最愛。(圖/臺文館 提供)

開幕活動中,最受小朋友矚目的驚喜,莫過於捷克中心臺北特別為小朋友們準備的可愛絨毛玩具毛絨獾小胡。這隻小獾來自捷克家喻戶曉的童書故事,牠好奇、淘氣,經常和朋友一起冒險。今日開幕活動放映捷克國營電視臺以胡胡為主角的「Večerníček」晚安故事動畫節目。胡胡化身絨毛玩偶來到臺灣,成為展覽的最佳代言人,也為現場增添了滿滿童趣。

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副代表盧貝可致詞表示,9月至10月在臺南舉辦捷克秋日活動,以捷克水晶工藝、書籍、音樂、觀光,期望將捷克融合傳統與現代的豐富文化,融入臺南結合現代與傳統的特殊氛圍。尤其捷克的立體書歷史悠久,是藝術、創造力想像力的結晶。一張紙可以做成飛機、做成書,想像力可以幫助孩子飛翔,迎向未來的人生。

▲異國人士也樂於接近童書,讓臺捷的文學連結更加緊密。(圖/臺文館 提供)
▲異國人士也樂於接近童書,讓臺捷的文學連結更加緊密。(圖/臺文館 提供)

捷克中心臺北主任馬凱棠提及臺南古都具有文化深度與厚度,捷克中心臺北將持續與臺文館合作,帶來不一樣的文化體驗,拉近與捷克之間的距離。策展人艾瑪·漢茲利可娃全程以中文致詞,她在13年前就曾與活躍於出版界的母親來臺參與臺北國際書展,從此愛上臺灣。故宮文物與當代繪本差大,文化交流存在很多相似之處。繪本可說是捷克國寶,《躍然紙外:捷克跨界當代童書展》在國際間廣受歡迎,不但有立體書,還有以織品、大自然元素為靈感的繪本,是捷克引以自豪的文化特色之一。繪本帶來的文化交流,可以跨越時空,不只是給小朋友閱讀,也是大人發現世界的方式。

▲生動有趣的童書成為矚目焦點。(圖/臺文館 提供)
▲生動有趣的童書成為矚目焦點。(圖/臺文館 提供)

國立臺灣文學館長陳瑩芳表示,此次《躍然紙外:捷克跨界當代童書展》首度來臺展出共30多位創作者、18個出版社的精彩作品,包含了雕塑插畫、柔軟觸感的織品、紙拼貼、視覺陷阱、拉頁書、立體書等不同主題的繪本、藝術創作。這批來自捷克的展品也與主展場文學樂園中豐富的兒童繪本相呼應,期待為到場參觀的大小朋友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陳瑩芳館長指出,臺文館對於能夠作為本展在臺灣首次展出的場地深感榮幸,而以童書進行主題策展,更是與臺文館長期辦理的各國繪本主題書展及聯合國說故事等兒童文學推廣理念不謀而合,也期待本次合作能開啟未來臺文館與世界各國以文學、繪本、童書等不同形式進行文學交流。

▲出席活動的民眾、親子與活動主協辦單位打成一片。(圖/臺文館 提供)
▲出席活動的民眾、親子與活動主協辦單位打成一片。(圖/臺文館 提供)

臺文館為饗讀者,特別配合精選同步展出臺灣與捷克合作之翻譯繪本作品,例如麋鹿多媒體創辦人,同為捷克藝術家的湯瑪士‧瑞杰可(與臺灣作家劉克襄、劉嘉路等人合作的《魔法列車GO!GO!GO!》、《小雨怪》等多本繪本、以及曾於捷克布拉格應用藝術大學留學的阿尼默所作之台語詩繪本《情批》。透過此次合作與展出,臺文館期望能夠培養兒童的閱讀力、想像力,在文學樂園中閱讀臺灣繪本的同時,也藉此難得機會了解捷克童書,透過視覺與互動開啟眼界、激發創意。

 

 

相關連結:臺文館攜手阮劇團及青年創作者改編臺灣文學當代作品  11月起推出文學跨域創作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