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臺灣工藝界年度矚目盛事–2025臺灣工藝獎得獎名單揭曉,本屆共有277件作品報名參賽,最終選出53件「創作獎」入選作品,及2件「協作獎」獲獎案例。12月起在新光三越臺北信義A9及臺南新天地接續展出,歡迎民眾前往欣賞,感受工藝在生活脈動中綻放。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指出,本屆「創作獎」延續「自然、循環、永續」之核心精神,鼓勵創作者從材料來源、技術革新、文化意涵至生活實踐等多面向探索當代工藝之價值。「創作獎」分為「工藝美術組」和「工藝設計組」兩組,前者著重藝術語彙與個性化表現,後者則強調理性思維、設計系統性與量產可行性,兩組不同類型的工藝創作將展現當代工藝獨特價值與多元樣貌。

臺灣工藝獎,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自2023年起推動,旨在獎掖創作並建構工藝人才培育支持系統,以健全臺灣工藝產業的永續生態為核心目標。獎項以「創作獎」為主,表彰卓越之創作物件,並設立「協作獎」作為支持環節,鼓勵長期扶植、推動與陪伴創作者的個人、團體或事件,透過獎項傳遞工藝創新與合作共創的多元價值。
本屆得獎名單中,「工藝美術組」由紅琉璃有限公司〈山岳琉韻〉榮獲一等獎,以臺灣名山百岳為創作靈感,運用高溫吹製技法與多層色粉堆疊,搭配捲繞、剪接與平壓等手法,使琉璃在流動與凝結之間呈現山巒浮光掠影之詩性景致。

「工藝設計組」一等獎由謝承達〈方圓之間〉獲得,作品融合傳統塑革技藝與現代數位製造技術,在探索材質彈性與結構邊界中突破皮革物件既有形象,轉化為兼具文化脈絡與當代表現的革新創作,展現皮革工藝從手感走向設計思維的另一種可能。

本屆「協作獎」獲獎團體為五穀文化村「苗栗陶推廣平台與世代傳承實踐」及臺灣STU設計師協會「高雄燕巢.橫山共創基地」,兩團體透過場域經營、人才培育及教育推廣,凝聚在地能量,落實工藝共學共創與永續傳承的核心價值,充分體現「協作獎」之核心精神。

本屆53件創作獎入選作品和2項協作獎成果將於114年12月5日至115年1月於新光三越臺北信義A9及新光三越臺南新天地接續展出,頒獎典禮於12月3日在臺灣藝術教育館南海劇場舉行。詳見臺灣工藝獎網站(https://tca.ntcri.gov.tw/)或工藝中心臉書(facebook.com/ntcrintcr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