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影視崛起  融娛樂給力 為2017台灣電視產業算總帳

泛影視崛起   融娛樂給力  2017台灣電視產業算總帳 

辛澎祥/特別報導

又到了年關歲末,百業年度檢討算總帳的時刻,台灣的電視產業也受到市場的巨變而顯現多頭發展與競合紛呈的局面。在泛影視發展大行其道之際,整體娛樂產業也因多元影視元素的導入,而出現融合坐大的態勢。在大陸電視產業展現跨界整合的優勢商機時,全面性的產業連結所帶來的商業化模式,更形成一股主導全球的影視發展風潮,在智慧移動終端平台的全面性使用與經濟規模勢力展現的關鍵點上,更推動了電視產業在娛樂本質上的驚人突破。

台灣電視市場在主客觀因素與條件上的嚴重不足與匱乏,已頓失產業化的機能與動力,檢視2017的台灣電視產業發展情況,不僅令人憂心,更在中國大陸豐富的影視資源與企業重金的優勢推波助瀾下,台灣電視業界的運營面向已出現節節敗退現況,國際化抗衡的疲弱籌碼亦顯得進退失據的窘態,這一年在政策扶持上的官方作為也待後續檢驗,法令的昧於國際情勢難以與國際社會接軌,無法對電視產業開啟振衰起弊作用,斷失龐大商機最為關鍵。

影音川流OTT掀起電視產業革命

影音串流OTT的全面性發展與國際趨勢,是電視產業至為影響與改造的關鍵因素。受到影音節目的攝製程序的轉變,以及播出平台的互聯網收視基礎的導引下,使許多電視台紛紛從舊片庫結合新製作的結構上下手,紛紛推出OTT影音串流服務,電視台在整體市場中最具發展OTT業務條件,也帶動影視市場轉型發展的重大突破。

從美國的Netflix崛起所帶動的產業風潮,已經推升OTT全球化發展的新趨勢,這其中尤以中國大陸發展最受人矚目,在互聯網所成形的視頻產業結構中,包括騰訊視頻、優酷影音、愛奇藝、阿里視頻與芒果TV等主流電視台附屬OTT,每日都以數億到數十億的點播流量在市場稱霸,更將OTT推到產業發展最高位階,節目影音與金流挹注的整合強勢運作下,帶領影視產業邁入全新的發展格局,也在消費收視族群的力挺支持下,台網合一與網劇網路大電影的OTT產業化模式趨動下,更帶動全球影視市場的獨領風騷情勢,對傳統電視市場帶來顛覆性的改變。

台灣的OTT發展也出現新的轉機,政府主管部門也發現電視市場出現的變化,開始在法令修訂與草擬新規上加快腳步,以迎合新的產業趨勢到來。不少市場跨業新業者也紛紛加入戰局,包括電信業、寬頻網路業、節目供應商、電影與電視業者等,提供消費者收視點閱平台的服務,尤其三大電信業者中華電信、台哥大與遠傳電信,更在優勢數位內容節目的供應基礎上展現OTT的發展氣勢,連同其他已具雛型的OTT業者,目前台灣已有超過10家以上,爭奪有限的OTT服務市場,廝殺的慘烈可見一斑,由於影音節目的購置成本高,市場規模不大,消費者忠誠度尚待養成,競爭對手來自台灣內部外尚包括大陸與歐美,收視群眾分割與分散,要形成OTT產業化規模,短期間內難成氣候,形成電視業的一大災難。

有線電視重大變革引發上下游對立局面

有線電視產業的變化也是歷年之最,行之有年傳統性的通購聯賣措施已遭打破,集團性頻道代理作業也因富邦旗下凱擘公司率先表達放棄自2018年起的代理權利而宣告市場重新洗牌。在公平會積極介入建立產業秩序與交易公允性的前提下,充斥人與外力干戈的有線電視產業上下游對峙局面,也將逐一化解,產業公平交易模式回歸商業本質,也使得統一購買與整合節目販售的關係兩方出現自然人意願為主導的合作架構,讓幾家頻道代理的集團業者,在思考市場獲益的策略同時也要兼顧吸納優質頻道來獲取收視率保證的市場承諾,更因此而形成頻道在系統播出平台的排列與廣告主的青睞喜惡,在在都造成單頻單簽的新模式的局面與結果,使得既有頻道代理商的經營風險加劇,人為排名換取頻道價值的作法已無法取信業者及利益分攤者,造成產銷市場的混亂,衝擊到頻道家族發展與代理商長久以來的可觀利益,放棄頻道代理的負面骨牌效應已陸續發酵當中。

分組付費組合收費爭議難以平息

分組付費與跨區經營是有線電視市場變動較受矚目的經營模式,在NCC的管理與協調產業合作的策略過程當中,分組付費的基礎設計與頻道質量所醞化的收費價格,是否趨於合理性更加受到業界與消費者的質疑,也在台南系統業者率先推動分組付費服務策略時,也就更加引起全省業者的觀望與關注。分組付費的頻道組合與收視戶的實際需求,是否在平行線上形成交集,確實是此一政策是否獲得認同的關鍵,在收視戶長期以打包吃飽方式收看百餘個不同類型的頻道節目而付出廉價成本之同時,要普羅大眾家庭改變收視與付費習慣,短時間成效難以觀之,推廣分組付費服務方案取得收視戶認同的期望,可謂漫漫長路。

有線電視跨區經營引發價格割喉戰

談到跨區經營的政策,表面上看起來是提供產業競爭的機會,讓消費者可以從中獲取多元選擇的收視利益,也可因跨區的廣大幅員將數位匯流的產業商機做市場移入。但事實上,有線電視跨區經營政策,整體而言是失敗的,政策是值得檢討的,原因是有線電視產業已經趨於沒落,收視戶開機率已逐年遽降,整體廣告營收每況愈下,年輕組群已在手機、電腦與平板等移動終端做節目收視,透過互聯網媒介做娛樂、資訊等工作與生活的運用,也遠遠超過透過家中電視機做依據延用,這都影響到有線電視系統的未來性,產業變動所帶來的不確定感,也直接衝擊到跨區經營的商機與效益。台北市的北都數位有線電視公司是政府核發的唯一一家跨區經營業者,跨區爭取新客戶與搶同區業者既有客戶已成為穩定業務發展的重要手段,但北都與凱擘的正面業務對決,展開血淋淋的價格割喉戰,看在NCC與地方政府官員眼中,不僅意外與毫無預料,面對兩造的街巷對戰,對跨區產業政策的未來,始終憂心忡忡。

MOD衍生拆帳風暴波及收視戶權益

MOD是2017年產業風暴的焦點,從來沒人把MOD當一回事的民眾,卻因為中華電信董事長鄭優上任後戮力改革MOD,將過去以來透過中華電信平台與黃金互動公司的合作與利益拆分模式一舉打破並予以改變,並將平台上的頻道供應商做計費調整,行之有年的MOD頻道計費法則也面臨改變局面,使得既得利益者恐慌未來的掌握度已趨於失控,而慢慢向強勢一方靠攏,形成雙方對峙局面,為市場增添不少危機感與不確定性。由於年代電視集團積極介入未來MOD的交易談判與頻道競爭,在有線電視傳統以來的頻道價格認定措施下,未來將版圖從有線電視移轉至MOD,是業者主力衡量的依據藍本。

MOD可能形成另一個有線電視平台,也可能讓頻道節目的優質性與多元化更具說服力。雖然目前僅200萬個收視戶,但因為平台頻道數百個,現場立即轉播的賽事超越有線與無線電視台,口碑愈加提升,不少在有線電視台有的購物與現場節目,如今也都在MOD平台出現,當國外優質節目與無法擠入MOD平台上的新興衛星頻道,在扣關MOD平台時卻能享有同等公平競爭待遇,是產業發展的重要表象,也讓不少頻道家族率先選擇MOD平台做頻道運營發展時,都能維持穩定態勢,也是MOD受到關注的重要關鍵。

大陸劇網劇大舉登台形成台劇毀滅結果

大陸劇及韓劇主導了台灣電視台戲劇黃金時段的舞台,網劇與網綜更讓手機視頻用戶激增,這在2017年的台灣影視市場更顯得格外明顯與全面性。多齣大陸劇挾著重金製作與主流一線藝人的加入演出,不僅質感與量產上發生正面作用,也推升了周邊產品的可觀效益。台灣主流藝人也在大陸製作單位的重金與舞台國際化的誘因下紛紛加入大陸戲劇的製演行列,從戲劇、綜藝、真人實境到模式節目,透過網台合一的製銷形式,一舉拉抬整體電視產業的延伸氣勢,對台灣已趨萎縮的電視製作環境而言,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創意、電視專業人士與藝人在大陸市場發光發熱,大陸戲劇與綜藝節目佔據了收視的主時段,成為台灣這一年最為嚴重與敗壞的影視產業面,劣勢情況難以回天。

大陸劇的來勢洶洶,在兩岸電視市場都造成口碑與轟動,幾齣大戲如《琅玡榜》、《楚喬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年花開月正圓》都相繼寫下收視新紀錄,好戲更透過電視與視頻的播出所呈現的推波助瀾效益,讓大陸劇在海外華人市場攻城掠地,其中《如懿傳》更是驚人,還沒有映大陸版權費已收40億台幣,而賣給台灣的版權費1集約4萬美金,打破近10年陸劇銷台天價。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口碑佳,收視驚人。(中視提供)

多位大陸主流演員也在兩岸市場帶來名利雙收的效應,從而跨界發展,延續藝術生命,像周迅、孫儷、范冰冰、Angelababy、趙薇這些紅遍半邊天且屢創天價演出價碼的知名演員即是一例,還有一些當紅小鮮肉,如鹿晗、楊洋、吳亦凡等外型俊俏男藝人,喊價也不手軟。

在台灣影視圈居一線地位的藝人,也在大陸戲劇及綜藝節目、真人秀當中,創下個人演藝生涯的最高峰,例如吳奇隆、趙又廷、霍建華、張鈞甯、陳喬恩、林, 心如等,個個都是票房保證,有台灣第一美女之稱的志玲姐姐,更是只能在大陸的真人秀或綜藝節目上看到她的美麗身影。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口碑佳,收視驚人。(中視提供)

在《中國新歌聲》、《夢想的聲音》、《天籟之戰》主流綜藝節目擔任評審導師的張惠妹、哈林庾澄慶、周杰倫、蕭敬騰、Hebe田馥甄、小哥費玉清等人,他們的高人氣更是牢牢地吸引觀眾的眼球,令人無法轉台。

這些台灣藝人,在大陸電視市場找到了更寬廣的發展生機,也在媒體動能與數字科技的搭配運作行銷下,創造了演藝生命的新高峰,台灣失去了機會,法令限制了影視產業的發展,政府主管部門未能迎合市場開放所做出管理與規範上的有利措施,都讓台灣優質的創業人才、編導演製人員及製作團隊,前仆後繼的往大陸市場釘樁落戶,台灣影視產業發展不若當年榮景,僅存的影視工作者只能望洋興嘆,難以翻身,看著大陸劇在台所帶來的口碑與廣告效益,這筆帳究竟該算在誰的頭上?

泛影視整合商機對台灣市場帶來警示

在影視資源整合發展的趨勢動能下,泛影視產業也成為市場主流發展的關鍵核心,涵蓋的產業都能在單一產業認定上獨當一面。泛影視產業包括了動漫、文創、遊戲、網紅、直播、電競與媒體等,在影視產業的基礎平台上,都能清楚看到融合的軌跡,也讓跨界的效應在影視產業中發生擴散的動能,透過企業化的資本運作手法,將泛影視產業的層面拉開,並從戲劇、電影電視節目及紀錄片下手,使泛影視產業的發展利基在企業化結構中逐步做大經濟規模,形成影視集團化的巨獸,在廣告主、贊助商、企業體、資本人與產業園的搭配形式的強勢資本結構體制下,大陸的泛影視產業所呈現的榮景與氣勢,也格外受到全球市場的高度關注。反觀台灣這一年,僅能有區區可數的文創布袋戲電影問世,也只有零星的動漫作品商業化,遊戲絕大部分都是代理發行而非自創研發而來,手遊商背後的企業主與資金亦都來自中國大陸,剩下的視頻與OTT發展又必須與有線電視及MOD收視戶搶奪羹湯,真是讓人不忍卒睹。

融娛樂發展趨勢牽動產業轉型效益

融娛樂也在網紅、直播、社群媒體及遊戲與電玩介面下逐漸形成體系,兩岸市場都明顯透過連結而做了產業交流的動能提昇。融娛樂也在媒體的催生下,包裝了網紅的發展結構,也衍生出認證管理制度的運行,也加速專業化陪訓及向企業化發展的路徑靠攏,造就未來形成產業化商機的重要支撐。融娛樂也經由影視資源的導入,逐步轉變為跨產業的經營模式,當台灣將電競列入正規運動休閒賽事項目後,圍繞在兩岸電競產業打轉的融娛樂主體,在項目的選擇上自然會展現跨界融合的力度與氣勢。台灣融娛樂發展方見端倪,新興娛樂的影視化,休閒性都是未來極可為的發展肇因,唯台灣市場過小,難成氣候,若能有政策加持,企業資金導入,加上台灣產業發展調性與創業的揮灑落實,才有展現產業化的可能。

新工具崛起的雲端影視數據備受考驗

台灣影視產業這一年,動盪不安,山頭並起,確實不利於產業化堆砌的歷程,但也有為數不少的科技動能在挹注產業轉型發展的過程中竭盡所能與心力,逐見佳績。以互聯網為基礎平台,提供全球主流頻道節目給飯店業者的新視傳媒科技,在電競工具上推一把的上市企業如宏基、華碩、微星,影視文創業的資本化挹注粉絲經濟如霹靂、一影、奧圖碼、琉園、華研,遊戲產業機制的遊戲橘子、大宇,雲媒體的OTT產業化如東森、華衛、富邦、鴻海與遠傳,都能展現跨界融娛樂的動能而有所佳績。展望新的一年,動能尚待強化,政策尚賴開放扶持,企業導入仍盼薪火,產官學研業齊力合作,方有改變現狀,突圍求生的一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