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TAIPEI  2025盛大開幕  120家畫廊齊聚台北  以交織多元與融合主題   開啟國際藝術交流新時代

▲2025Art Taipei 台北國際博覽會正式登場。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第32屆ART TAIPEI 202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23日於台北世貿中心一館正式開幕。本屆以 「Intersect: Diversity Equals Togetherness為核心,集結 6個國家地區、120家畫廊(台灣68家、海外52家),從展場到城市,完整呈現台北多元、自由且高度連結的藝術生態。開幕式上來自海內外畫廊代表、藝術經紀代理商、參展藝術家暨藝文界人士齊聚一堂,使今天的活動受到業界高度的重視。

主辦單位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致詞時表示,台北是亞洲的先進城市,具文化底蘊與平等友善,期待並希望以這份從容與包容迎接國內外的貴賓,走進ART TAIPEI盛宴中以感受豐盛、充滿活力的藝術盛會,並藉由ART TAIPEI與Taipei Art Week的串聯,主辦單位以創新精神打造面向國際的開放平台,台北藝博每年平均逾七萬人次進場,也期待以友善文化與多元議題,讓藝術真正走進生活。

▲藝博會主辦單位的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特別強調藝博會是一個健全的藝術平台,也是為藝術家與畫廊溝通交流的平台角色。(圖/畫廊協會 提供)
▲藝博會主辦單位的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特別強調藝博會是一個健全的藝術平台,也是為藝術家與畫廊溝通交流的平台角色。(圖/畫廊協會 提供)

文化部常務次長徐宜君致詞時指出,自2005年文建會時期起,文化部與畫廊協會就已緊密合作,ART TAIPEI已是台灣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與窗口。自2018年推動『MIT新人推薦特區』以來,至今已支持136位新銳藝術家,眾多畫廊在交易與經紀上的專業投入,換取輝煌可觀的成就,文化部也將持續作為年輕藝術家走向國際的堅實後盾。

▲文化部次長徐宜君致詞時表達對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的策畫主辦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所付出心力的高度肯定。(圖/畫廊協會 提供)
▲文化部次長徐宜君致詞時表達對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的策畫主辦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所付出心力的高度肯定。(圖/畫廊協會 提供)

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認為,創辦32年的ART TAIPEI是亞洲重要的藝術博覽會,也是一座讓美感扎根校園的橋樑。自2016年啟動藝術教育日至今,讓偏遠與美術班學生親臨展場,並由藝術大學學生擔任導覽,將學習轉化為實作。配合美感教育中長期計畫,ART TAIPEI讓藝術欣賞走向城市與國際,打開下一代視野。

▲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致詞時認為台北國際藝博會,是一座讓美感扎根校園的橋樑。(圖/畫廊協會 提供)
▲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致詞時認為台北國際藝博會,是一座讓美感扎根校園的橋樑。(圖/畫廊協會 提供)

臺北市議會議長戴錫欽認為,他在海外參訪時常主動向姊妹城市推介ART TAIPEI,邀請更多夥伴了解台北、走進台北。臺北市府團隊也會持續強化相關文化預算,擴大城市與博覽會連結,讓世界在台北看見藝術、在藝術裡看見台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陳譽馨則表示,台北是一座以藝術驅動的城市,ART TAIPEI與Taipei Art Week是城市文化亮點。今年台北藝術週第二屆,串聯八大區、逾百家藝術單位,顯著豐富市民文化視野,未來文化局將持續以政策支持,讓城市藝術能量延展更深更廣。

▲台北國際藝博會主協辦方與相關活動負責人,以大合照合影來見證今年創新藝術活動的難得一見。(圖/畫廊協會 提供)
▲台北國際藝博會主協辦方與相關活動負責人,以大合照合影來見證今年創新藝術活動的難得一見。(圖/畫廊協會 提供)

六大特展呈現台灣多元豐富面貌,以MIT|Made in Taiwan 新人推薦特區:入選 王言然、劉恩霖、郭秉恩、劉星佑、洪聖雄、Riley Tu、陳劭彥、吳尚洋 八位新銳,橫跨雕塑、影像裝置、3D動畫、新媒體、繪畫與攝影。FOCUS|Film Sector 錄像藝術區:策展人 曾鈺涓 以「觸 True」為題,聚焦 單慧乾、劉艾真、廖祈羽 等,從性別、勞動、身體到社會結構展開影像辯證。在「話客.畫客─客家文學美術的當代湊陣」部份,則以 Hakka 的雙關為軸,邀鍾舜文、程仁珮、致穎與文學家詹冰,「話」與「畫」並舉,展演語言、身份與記憶的當代表述。

▲藝博會主辦單位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前排左三)及文化部次長徐宜君(前排右二)與外國駐台使節及代表處代表合影留念。(圖/畫廊協會 提供)
▲藝博會主辦單位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前排左三)及文化部次長徐宜君(前排右二)與外國駐台使節及代表處代表合影留念。(圖/畫廊協會 提供)

台北藝術週×藝術巴士:城市延展為藝術的舞台,並與展會同期的第二屆台北藝術週 以「8區×8主題」串聯全市百餘家畫廊、美術館與藝術空間;首度推出的「藝術巴士」3條主題路線一經曝光即刻額滿,開幕首週可見許多觀眾手持地圖穿梭各畫廊,城市人潮熱度持續發酵,顯示「城市走讀」的高度參與。誠摯建議觀眾逛完ART TAIPEI後,持續走訪全城畫廊與美術館。

▲ 藝博會參展作品的當代性仍蔚為風潮。(記者 辛澎祥/攝)
▲ 藝博會參展作品的當代性仍蔚為風潮。(記者 辛澎祥/攝)

藝術講座 ART TALK:四場深度對談,直面當代議題10月24日 率先登場的 〈超越展示|美術館作為社會與文化的平台〉,由北美館助理研究員高子衿(Tzu-Chin Kao)主持,李玉玲(Yulin Lee)(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暨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館長)與日本藝術家宮島達男(Tatsuo Miyajima),探討美術館在展覽之外如何成為教育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場域。隨後〈同行——亞洲LGBTQ藝術觀察與實踐〉由双方藝廊創辦人胡朝聖(Sean Hu)主持,大會邀請孫啟越(Patrick Sun)(Sunpride Foundation 創辦人)、藝術家余政達(Yu Cheng-Ta)與策展人莊偉慈(Chuang Wei-Tzu) 共同對談。

▲構圖的活潑,用色大膽,參展作品仍能觸動觀者心弦。(記者 辛澎祥/攝)
▲構圖的活潑,用色大膽,參展作品仍能觸動觀者心弦。(記者 辛澎祥/攝)

10月25日延續對話,〈跨域與共鳴|原住民藝術在當代的話語與實踐〉 由策展人徐文瑞(Manray Hsu)主持,林怡華(I-Hua Lin)(2025日惹雙年展策展人)與Rachel Kent(Bundanon 執行長)聚焦原住民藝術於當代文化的發聲與共鳴;壓軸〈後筆墨時代——水墨的現在與未來〉由吳超然(Philip Wu) 主持,張頌仁(Johnson Chang)、曾建穎(Tseng Chien-Ying)及潘信華,共同探討水墨如何在歷史傳統與當代實驗間持續轉化。

 

 

相關連結:畫廊協會以當代節奏共振城市脈動  62家畫廊與特展7月齊聚台中展售交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