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台新經典饗宴 —NSO《貝多芬與舒伯特之夜》,臺灣指揮吳曜宇攜手日本鋼琴家小曾根真及NSO,以爵士風格詮釋貝多芬鋼琴協奏曲,3月30日於國家兩廳院同台獻藝,令人期待。同場演出亞當斯、維拉-羅伯斯及舒伯特名曲,融合現代與傳統,趣味橫生!

28日的記者會上,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表示:「身為這次計畫的贊助單位,也是臺灣藝術與文化交流的重要推動者,我們非常樂見臺日之間越來越多的藝術對話與連結。我們相信,透過音樂的力量,能讓彼此的文化更加緊密融合,共同創造更多美好的藝術時刻。

NSO執行長郭玟岑指出:「這個樂季中,貝多芬的五首鋼琴協奏曲是一項重要的演出計畫。去年12月,由喬納森.比斯擔任獨奏帶來了第一號鋼琴協奏曲;3月初,貝多芬權威布赫賓德帶來了全集演出;反田恭平則在兩週前演奏了第三號。而這次,小曾根真將演奏第二號,這場音樂會同時也是貝多芬系列的閉幕演出,小曾根真將以他的方式,讓貝多芬展現爵士風貌。這正是我們在這個樂季想要帶給觀眾的貝多芬,不僅有傳統與傳承,更要展現創新的可能。」

法國貝桑頌國際指揮大賽中首獎、樂團大獎及觀眾大獎得主,吳曜宇在年僅24歲時贏得此一最具盛名的國際比賽,嶄露頭角。2023年時更是獲得了香港國際指揮大賽亞軍,並同時囊括新委約作品最佳演繹獎及現場觀眾大獎。現為高雄市交響樂團駐團指揮,並曾於2021/22與2022/23樂季擔任國家交響樂團(臺灣愛樂)協同指揮,以及臺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音樂總監暨首席指揮。他熱情優雅、富感染力的指揮風格獲各方高度評價,被視為年輕一代最具希望的指揮家。
指揮吳曜宇到高市交任職後,首次以樂季節目的方式與NSO再次合作,對雙方都極有意義,同時他對這次與小曾根真攜手詮釋貝多芬,具有高度的期待,他認為:「這場音樂會,更接近當年貝多芬創作音樂時的精神,在展現才華的同時,也透過演奏來完成作品;在這場音樂會中,我們正是透過這樣的方式,重現當年貝多芬創作音樂的過程。」他表示這次的曲目看似多元,實則有著明確的主軸;這場音樂會的每首作品,對他而言都代表著一段旅程,聽眾亦能感受到其中的統一性與連貫性,彷彿跟隨著音樂,踏上了一場豐富多彩的探索之旅。

在音樂會上半場,吳曜宇將帶領NSO世界首演溫泓凱在樂無界計畫之「一分鐘交響曲作曲」的全新創作─《墜落!墜落?墜落!》,此曲概念來自電音樂技術中的freeze效果,並呈現約翰‧亞當斯的《快機器中的短旅程》全曲以木魚的節奏貫穿,彷彿乘坐一輛疾馳的法拉利,不斷向前推進,極具速度感與戲劇性。維拉-羅伯斯的〈鄉間小火車〉,選自《第二號巴西風格的巴赫》,此曲描繪了一列蒸汽火車緩緩啟動,穿越巴西鄉野,最終徐徐停下的過程。也將與小曾根真演繹貝多芬的降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作品19。
音樂會下半場的亮點,則是舒伯特的C大調第九號交響曲《偉大》。1825 年舒伯特曾在奧地利展開一場長途旅行,據信他正是在這次旅途中構思了這部交響曲。此曲開頭彷彿能聽見來自山谷深處的號角聲,隨後全曲在律動中緩緩展開。但與約翰‧亞當斯的「法拉利式疾速推進」不同,舒伯特的律動更像是一場行旅,無論是馬車或是步行穿越森林,都充滿著前行的節奏感。

鋼琴家小曾根真在日本神戶出生,在父親的引領下自學爵士樂。自美國柏克利音樂學院畢業後,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辦個人獨奏會,從此一鳴驚人。2003年獲得葛萊美獎提名後,成為國際爵士音樂界的常客,並於2004年在日本自組樂團,取名為「無名駿馬」,巡迴歐美和亞洲各地演出。近年來,小曾根真的觸角更延伸至古典音樂,與世界各大管絃樂團合作演出。擔任貝多芬降B大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獨奏的小曾根真,以爵士樂演奏享譽國際樂壇,他的即興風格在古典音樂領域裡,帶給了觀眾耳目一新的體驗。
小曾根真指出:「作為爵士鋼琴家,我會嘗試改編、重新編曲,但最重要的我選擇去理解貝多芬的故事,理解他為什麼會寫下這些音符,我和在場的各位聽眾一樣,都是聆聽者,我讓音樂帶領我進入下一個階段。有些即興音樂家透過改編來展現自己的技術,但我的目標只是與指揮、樂團和觀眾一起,去感受貝多芬想要傳達的情感。這首貝多芬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我不會像其他人那樣彈得特別快,而是希望透過 swing(搖擺)的方式,讓大家感受到節奏的變化。」貝多芬以傳統古典手法創作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在小曾根真的指尖之下會有何出人意表的詮釋?值得一聽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