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O 24/25樂季壓軸鉅作 歌劇音樂會《飛行的荷蘭人》7月華麗登場

【記者陳安婷採訪報導】

NSO 24/25樂季,延續在每個樂季的尾聲推出隆重的歌劇製作傳統,今年以華格納《飛行的荷蘭人》壓軸登場,於7月11日及13日在國家音樂廳演出。本次製作由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準.馬寇爾與法國導演尚米歇爾.克奇(Jean-Michel Criqui)攜手國內外歌劇名家,來自德國、波蘭、日本與臺灣傑出的音樂家共同製作演出,從巴黎帶來的創意,配合德國歌劇的靈魂,最後在臺灣舞台的精彩呈現——跨越語言與文化,一起詮釋這段關於命運與救贖的航程。

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準.馬寇爾說明選擇《飛行的荷蘭人》的緣由。(圖/NSO提供)
▲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準.馬寇爾說明選擇《飛行的荷蘭人》的緣由。(圖/NSO提供)

1日記者會,NSO音樂總監準.馬寇爾說:「這幾個樂季以來,NSO持續演出華格納的作品,也逐漸形成特色與傳統。此外,我們也希望藉由國內外優秀聲樂家的合作,為臺灣打造更優質的歌劇環境。這次華格納的經典之作《飛行的荷蘭人》合唱團的角色佔比更重,不僅歌唱,更結合戲劇表演,相信是一場充滿實驗性的呈現。 

他還談到選擇《飛行的荷蘭人》的緣由:「荷蘭人是最早來到臺灣的西方人之一;這是一段真實存在的歷史連結。而這位『飛行的荷蘭人』,穿越風暴、航行於無盡之海,只為尋找一座島嶼。他渴望一處能安放靈魂的港灣,而臺灣以友善與溫暖聞名,還有什麼地方更適合他的歸屬?這讓我感覺,這個角色與這片土地之間,有種自然的聯繫。這樣強烈的故事,也非常適合作為 NSO 24/25 樂季的終章。」

導演尚米歇爾.克奇將帶給大家全新的觀賞體驗 。(圖/NSO提供)
▲導演尚米歇爾.克奇將帶給大家全新的觀賞體驗。(圖/ NSO提供)

曾多次與 NSO 合作的法國導演尚米歇爾.克奇表示:「我對臺灣已經非常熟悉,這裡就像是我的第二個家。自從2009年第一次來到臺灣至今,我已經在這裡完成了八個製作。我們將《飛行的荷蘭人》搬上音樂廳的舞台,更能突顯音樂與劇場的同等重要性。這部作品不僅僅是一場音樂饗宴,更深入探討人性與愛的課題。從音樂、服裝、舞台設計到燈光,每個細節都蘊含許多意義,期待再次帶給大家全新的觀賞體驗。」

克奇導演自2009年起與國家交響樂團及國家兩廳院合作,曾執導拉威爾《頑童與魔法》、雷哈爾《風流寡婦》、德布西《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等作品,展現對音樂節奏與戲劇結構的敏銳。近期作品包括《艾蕾克特拉》、《唐卡洛》等。擁有逾二十五年劇場經驗,克奇以簡練詩意的視覺語言見長,擅長在音樂與敘事間取得精準平衡。此次重構《飛行的荷蘭人》,將帶領觀眾展開驚濤駭浪般的音樂旅程。

擔綱荷蘭人(Der Holländer)的賽門・貝利(Simon Bailey)近年活躍於歐洲各大歌劇院,專精於華格納作品。他分享三個形容本劇的關鍵字,「節奏」:音樂毫不拖泥帶水,自開場便奔騰向終章,毫無冷場;「情感」:主角之間命運般的牽引與愛戀,令人動容;「力量」:完整的華格納編制、張力十足的合唱與聲響,帶來極致衝擊。《飛行的荷蘭人》是華格納非常成熟的早期作品,它探討了女性救贖的主題,也展現華格納後期對神性的深刻思索,很榮幸能參與這樣一部具有深度與意義的作品。」

(左)客席音樂家/伊沃娜.索博特卡 Iwona Sobotka、客席音樂家/賽門.貝利 Simon Bailey於記者會演出片段。(圖/ NSO提供)
▲(左)客席音樂家/伊沃娜.索博特卡 Iwona Sobotka、客席音樂家/賽門.貝利 Simon Bailey於記者會演出片段。(圖/ NSO提供)

曾獲伊莉莎白王后國際聲樂大賽首獎的波蘭女高音伊沃娜.索博特卡(Iwona Sobotka)記者會上表示:「在我二十年的演唱生涯中,這是我第一次演出《飛行的荷蘭人》中的仙塔。這個角色非常浪漫,也充滿挑戰。這部作品描繪了人生中的掙扎與愛情的複雜心境,如何在困境中堅持信念、尋找救贖,是一段非常珍貴的歷程,也期待將這份感動傳遞給觀眾。」

來自東京二期會的實力女中音金子美香(Mika Kaneko)詮釋瑪麗(Mary),她說:「今年年初,我在日本新國立劇場詮釋了此劇的瑪麗一角。這個角色與合唱團有著密切的互動,我非常享受這樣的交流與合作。」

與NSO合作多次的羅俊穎演出船長達蘭(Daland),帶來可信且有份量的詮釋。擁有穩定厚實的音色、成熟的舞台經驗,曾於2016年在新加坡演出同角,獲英國樂評人 Marc Rochester讚為「堅實而可靠的歌聲」。

仙塔的青梅竹馬艾瑞克(Erik),則由國內知名聲樂家王典擔綱演出。旅居德國多年,活躍於歐洲歌劇院的他,將以寬廣音色和豐沛情感詮釋此角色。

後排(自左到右):夜鶯基金會台北昆德利(王子謙)、鋼琴排練翁重華、拉縴人文化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洪晴瀠、客席音樂家王典、客席音樂家伊沃娜.索博特卡、客席音樂家賽門.貝利、導演尚米歇爾.克奇、音樂總監準.馬寇爾、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吳秋賢、客席音樂家金子美香、服裝統籌與製作高育伯、客席音樂家羅俊穎、東吳校友合唱團團長佘沁茹、拉縴人藝象女聲合唱團指揮朱彥穎、聲樂指導徐嘉琪、拉縴人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林俊龍及前排客席音樂家吳翰。(圖/ NSO提供)
▲後排(自左到右):夜鶯基金會台北昆德利(王子謙)、鋼琴排練翁重華、拉縴人文化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洪晴瀠、客席音樂家王典、客席音樂家伊沃娜.索博特卡、客席音樂家賽門.貝利、導演尚米歇爾.克奇、音樂總監準.馬寇爾、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吳秋賢、客席音樂家金子美香、服裝統籌與製作高育伯、客席音樂家羅俊穎、東吳校友合唱團團長佘沁茹、拉縴人藝象女聲合唱團指揮朱彥穎、聲樂指導徐嘉琪、拉縴人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林俊龍及前排客席音樂家吳翰合影。(圖/ NSO提供)

舵手(Steuermann)將由國內男高音吳翰飾演,歌劇經驗豐富,近期演出包括台北愛樂歌劇坊《後宮誘逃》Pedrillo及NSO歌劇音樂會《玫瑰騎士》Wirt。童年角色原劇並無設定,克奇導演發揮巧思,加入了小仙塔與小艾瑞克兩個角色,分別由蔡昀臻與王鉑駿飾演,為劇中角色的心理鋪陳增添層次。合唱團則由拉縴人男聲合唱團領銜,結合拉縴人青年合唱團、拉縴人藝象女聲合唱團,及東吳校友合唱團四組實力堅強的隊伍,打造豐富多層次的合唱篇章,注入磅礡氣勢與戲劇張力。

《飛行的荷蘭人》為華格納邁入成熟期的關鍵之作:其大膽革新的主題動機與曲式結構,奠定其獨樹一幟的美學風格。本作受到華格納一段遭遇驚濤駭浪的航程所啟發,劇情描述幽靈船長荷蘭人受到詛咒,每七年才能上岸一次,只能在無盡的飄泊中苦尋真愛以獲得救贖。挪威水手的女兒仙塔深受荷蘭人的吸引,並對其宣示愛意。最後,被誤會對感情不貞的仙塔毅然投海,卻因此救贖了荷蘭人的靈魂。作曲家透過磅礡的交響編制刻畫永恆詛咒的苦痛與掙扎,以及不朽真愛的高潔與純粹。

此外,本次亦規劃多場主題講座,從文學、音樂、劇場與歌詞等角度,深入導覽這部華格納邁入成熟期的代表作,歡迎民眾把握機會踴躍參與。

 

 

相關連結:指揮家米格爾.哈斯-貝多亞與大提琴楊文信同台演出NSO《無垠之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