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a06efe-news-logo
  • 首頁
  • 藝文
  • 旅遊
  • 生活
  • 產業
  • 影視
  • 文創
  • 兩岸
  • 數位藝廊
  • 宗教
  • 人物
  • 新媒體
  • 專題
  • 首頁
  • 藝文
  • 旅遊
  • 生活
  • 產業
  • 影視
  • 文創
  • 兩岸
  • 數位藝廊
  • 宗教
  • 人物
  • 新媒體
  • 專題
  • 首頁
  • 藝文
  • 旅遊
  • 生活
  • 產業
  • 影視
  • 文創
  • 兩岸
  • 數位藝廊
  • 宗教
  • 人物
  • 新媒體
  • 專題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鴻鴻視《末日前的冬之旅》為音樂意象劇場。黑眼睛跨劇團提供_攝影_林政億

《末日前的冬之旅》古典爵士雙版本 詮釋舒伯特的經典與當代

肯特里奇《女先知》

威廉・肯特里奇《女先知》北藝中心登場 多媒體作品照映AI時代的命運寓言

北藝中心協辦4部精彩好戲

北藝中心協辦4部精彩好戲 劇場大咖齊聚

波赫士.夏瑪茲暢談《自由大教堂》的創作理念。(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沒有圍牆也沒有鐘樓 《自由大教堂》亞洲首演 挑戰觀眾認知

《落地前六釐米》舞台上搭建起高達六公尺、寬八公尺的鷹架,打造了一個充滿張力的舞台空間@TPAC PHOTO by Paul Chao-49

在失衡中尋找平衡的馬戲詩篇 《落地前六釐米》北藝中心登場

2024馬戲節作品《保麗龍》,以常見的物品保麗龍為主角,透過物件劇場的形式,重新審視人類與物件的關係。(©Jonas Danielevicius,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藝術重生與環境對話 藝術家以保麗龍書寫詩意的物件劇場

2024馬戲節記者會參與來賓大合照, 北藝馬戲節自十二月七(六)至廿九(日)日止,共帶來五檔精彩節目

2024北藝馬戲節12月登場 日常小物化為舞台奇蹟

20240904 AAPPAC開幕_全體大合照2(來自十九個國家及地區、超過二百位表演藝術界人士齊聚一堂)@TPAC PHOTO by Grace Lin、Paul Chao

共探表演藝術現在與未來 2024亞太表藝中心協會年會圓滿落幕

日本舞踏大師麿赤兒攜手法國舞者馮莎・夏紐打造《黃金雨》,以愛神與太陽神的形象為核心,探討身分認同、性別流動與生命週期等議題。Hiroyuki Kawashima攝影,北藝中心

跨越文化舞作《黃金雨》世界巡迴最終站 封箱演出在臺北藝術節

「北藝人物」 ,邀請劇場人、藝術家對談講座,探索臺灣劇場多元發展過程。左一為金枝演社創辦人游蕙芬分享金枝演社的創辦過程以及她和王榮裕的相識過程。

八月講座與電影起跑 臺北藝術節打開北藝筆記 遇見北藝人物

« 上一頁下一頁 »

更多報導

▲原音如此流行特展巡迴花蓮展出。(圖/臺灣音樂館 提供)

原音如此流行特展巡迴花蓮  吳花枝與1961年黑膠唱片 母帶感動重逢

▲國美館攜手瓷林推出席德進聯名瓷器系列。

從畫作到生活美學  國美館推出席德進聯名瓷器系列

▲本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宣佈精彩亮點。

2025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暨台北藝術週精彩亮點呈現  開啟業界交流共鳴新視野

▲國父紀念館推出台語電影親子影展活動。

影像作伴  世代共學  國父紀念館台語電影親子影展登場

© 2025 大媒體新聞網. Theme By: mousebuilt.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