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已於2日正式拉開序幕,除了VS.裡的核心展覽《臺灣光譜》經過6天密集佈展後已近就緒;百年古蹟大阪市中央公會堂外超人氣吉祥物a-We正式亮相,以慵懶趴地的姿態歡迎大家以最舒服的狀態參與各項活動。同時,民間自主發起的「We TAIWAN在世博看見臺灣」募資計畫中,直徑2.8公尺的a-We氣球,也在今天升空測試,首度在中之島公園河岸飄上20公尺高空。

文化部長李遠在看見完全由民間自主發起的a-We氣球飄向天空的照片表示,希望這份來自臺灣民間最溫暖的力量,成為飄揚在大阪天空中最自由、療癒風景,象徵臺灣民間和政府的團結,也代表臺灣和日本之間的堅固友誼。歡迎全世界跟著a-We的飄揚,看見臺灣。而為了迎接明日活動正式展開,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與所有的工作團隊特別在中央公會堂東廣場,進行了一場團拜灑淨儀式,共同祈求活動一切順利,供桌上除了團隊的演出道具、吉祥物a-We外,也少不了臺灣特有綠乖乖,充分展現臺灣日常的信仰文化特色。

正式開展的核心展覽《臺灣光譜》,在安藤忠雄所設計的當代展演場所「VS.」裡經過密集的6天佈展,沉浸式視覺劇場「臺灣本色」、記錄臺灣染織文化與工藝的「光織自然」、以聲音作為引路的「島嶼聲譜」3大主題展區,已準備就緒。總策展人林昆穎表示,此次佈展最大的挑戰在於大部分作品皆為全新創作,例如藝術家陳景林首度曝光的大型新作《臺灣母親河》直到上飛機前2小時,都還在做最後的修整燙縫,但在VS.的現場,《臺灣母親河》卻意外成為最早完成佈展的作品。

最具挑戰的還是時間壓力,林昆穎在行前會上就說會將臺灣應變困難及解題的能力帶到日本,已經夠壓縮的6天佈展期間,前2天還需要與前檔展覽卸展交錯換場,使得沉浸式劇場「臺灣本色」9×24公尺的巨型投影牆必須在1天內搭建完成,其他包含展場內光影與聲音的調教、「光織自然」展區楊偉林《洄遊》作品一條條懸掛線的垂直拉整、「臺灣聲譜」裡神將進場的各種縫補等,整個佈展過程甚至動用了其他團隊的成員共同趕工後,才總算順利在展前完成各項工作。

文化部表示,We TAIWAN首週開展的活動包含VS.空間的《臺灣光譜》、中之島童書之森的「臺灣繪本、佮意啦」,以及中央公會堂室內、戶外首演的《黃翊與庫卡》、《艾拉—相遇中之島》、《狩siù》拚場feat.電氣神將等,邀請國人及來自全世界的觀眾,共同到現場或在線上跟著吉祥物a-We看見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