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2月11日起至4月19日止,舉辦《有跡可『尋』》展,將兒童美術館化身為一座「尋寶」的基地,從尋寶的樂趣中增進兒童對事物與環境的觀察,從考古的視野、激發美學的想像,喚起主動探尋和學習的好奇心。
兒童美術館化身為「尋寶」基地,透過大型沙坑挖寶模擬、時空探索繪畫洞窟、紋飾拓印及異材質拼貼等藝術的體驗,讓小朋友發揮想像,從尋寶的樂趣中一同探究來自在地、來自遠古的訊息,將遙遠時空的遺跡場景,以想像力凝結在當下。
本次展覽也展出涂維政、黃蘭雅、鈴木貴彥及呂玫慧等藝術家近年作品,當代藝術家藉由考古學物件標本的研究、遺跡調查,激發兒童不一樣的創作及想像。例如:將科技產品「古物化」,或對社區的未來進行考古,展現對自然環境與歷史變遷的文化觀察、或由日常生活的拾得物,透過想像以探索社會現代化的過程。藉由藝術家的觀點,探詢日常不同的面向及內涵。
配合本展覽,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亦將在2至4月份舉辦一系列教育推廣及藝術家工作坊,帶領小朋友一探藝術家的想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