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國立國父紀念館25日於正門迴廊舉行「國父紀念館大會堂暨周邊設施升級工程」開工祈福儀式,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國立國父紀念館長王蘭生、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理事長徐明松、建築師王守正及負責施工營建的單位負責人等各界貴賓出席典禮,場面熱烈且隆重。休館整建的國父紀念館將在民國115年第四季完工啟用,使得今天的動土儀式備受矚目。
文化部表示,國父紀念館建館以來,在臺灣扮演著重要的藝文角色,除了是國人藝文、休憩的活動空間,也是觀光客到訪的主要景點。同時它更是臺灣文化的精神象徵,許多重要的藝文展覽與演出活動皆在此辦理,尤其是金鐘獎及金馬獎等頒獎典禮,皆以國父紀念館大會堂為首選之地。本次工程是國父紀念館52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整修,期勉在未來的工期中,持續與各界溝通,嚴謹執行各項施工安全規範,使工程如期如質完成,未來完工後除了保存古蹟文化資產價值外,國父紀念館內、外使用空間能給予外界耳目一新的感受,讓民眾、藝文團體及國際旅客得以享有更佳的文化場域。
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致詞時表示,國父紀念館承襲著優良傳統與文化使命,這次的改建計畫亦象徵著文化品質的提昇,未來完工後的國父紀念館也將繼續扮演著優質文化藝術場域與社會大眾的知識休閒場所,對完工後的國父紀念館皆賦予樂觀的期待。陳登欽說,文化部這一年來轄下館所陸續完工開館,包括國家漫畫館、人權博物館、國立歷史博物館等,未來將興建的國家兒童博物館以及休館改建的國立國父紀念館,都強化了文化在政府與民間的默契互動,讓文化質量的整體提昇邁入新的境界。
國立國父紀念館長王蘭生表示,國父紀念館工程計畫曾修正多次,其中最大的影響就是108年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一切都需依文資法相關規定辦理。該工程是國父紀念館整體效能提升最重要的一環,未來在工程執行上會嚴格要求工程品質,也將會持續檢討使用需求,適時進行必要的調整。館方相信在工程完工後,可以提供更親民、友善的藝文環境,讓民眾更喜愛來館參與各項文化體驗活動。
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指出,日前有調查機構發佈國立國父紀念館是年度入館參觀入數最多的館所,這是榮譽也是壓力,也期待這次的休館整建的環境升級與文化昇華,能進階到全新的發展與呈現階段,在既有的服務體制下,藉由這次的整建施工,讓更多的內在與外加的功能效益得以突破,帶給民眾不同的視覺感知,也是國父紀念館這次改建提昇的最重要的目的。
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理事長徐明松認為,國父紀念館的宏偉建築與深寓的歷史價值,在臺灣現有的建築設計上都具有正面的意義,王大閎設計師的巧思在國父紀念館的處處彰顯可見,國父紀念館改建過程還原噴水池的形貌,未來也能在各處角落看見文化新意,此刻格外深具意義。
國父紀念館表示,國父紀念館於民國61年完工啟用,開館至今已逾50年,除古蹟建物外觀須修繕外,大會堂、展場及其周邊相關設施亦漸趨老舊,尤其大會堂因時空環境轉變需提供更多元的服務。國父紀念館公共建設計畫總預算經費為16億3,200萬元,其中園區景觀改造工程已於112年11月完工驗收,並全面開放民眾使用,今年2月26日起將休館進行主體建築整修工程,預計115年第4季完工,整修重點除古蹟外觀修復及屋頂防漏修繕外,大會堂及展場等服務設施的優化是本工程的核心項目,並將汰換機電空調系統,希望藉此達到多功能使用及全方位服務的目標,營造更友善平權的藝文場館。整建工期900天,國父紀念館計畫將在115年第四季完工重新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