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館2023藝術跨域創作案「張乃仁:迷山」 詮釋夢境與現實的影像敘事

藝術家張乃仁(中)與國美館廖仁義館長(右2)、國美館展覽組黃舒屏組長(右1)及其親友合影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國立臺灣美術館作為科技藝術創作的重點發展基地,積極培育科技藝術跨域人才,今年首檔藝術跨域創作案徵件獲選作品「張乃仁:迷山」,即日起在該館時光天井多屏幕影像區展出,也是參展藝術家張乃仁最新創作。在8日開幕式上,國美館廖仁義館長特別邀請張乃仁親自為現場來賓導覽,現場互動情形熱烈。

國立臺灣美術館廖仁義館長表示,時光天井多屏幕影像區在過去十餘年的規劃耕耘,已成為許多國內數位、科技及跨域藝術家提出嶄新計畫的選擇場域,國美館也期待在臺灣科技藝術的進程中,能為新一代藝術人才留下熱情創作的足跡。

廖仁義館長表示國美館提供實作演練場地與經費,協助實現具有未來潛力的藝術創作而努力
▲廖仁義館長表示國美館提供實作演練場地與經費,協助實現具有未來潛力的藝術創作而努力。(圖/國美館提供)

張乃仁長期關注媒體現象,在這次作品〈迷山〉中,他蒐集自身與朋友的夢境經驗,藉由一輛車開往「迷山」的這段旅程,將夢境串接成一部影像敘事的短篇集,透過敘述夢境虛幻真實的純粹與無目的性,反襯串流失速的媒體時代。

藝術家張乃仁(中)與國美館廖仁義館長(右2)、展覽組黃舒屏組長(右1)及其親友合影。(圖/國美館提供)
▲藝術家張乃仁(中)與國美館廖仁義館長(右2)、展覽組黃舒屏組長(右1)及其親友合影。(圖/國美館提供)

國美館指出,本次展出作品〈迷山〉,運用時光天井電視牆多屏幕的特性,將影像中全景或特寫的運鏡,透過電視螢幕框格進行重疊與變化,拓展夢境多重時空的感官體驗,並用3D動畫模擬技術與實拍影像結合的方式,以及現場即時影像安排,詮釋夢境與現實之間的關聯,並反思我們所認知的真實。

〈迷山〉蒐集藝術家張乃仁與朋友的夢境經驗,串接成一部影像敘事的短篇集。(圖/國美館提供)
▲〈迷山〉蒐集藝術家張乃仁與朋友的夢境經驗,串接成一部影像敘事的短篇集。(圖/國美館提供)

藝術家張乃仁大多以錄像、動力裝置與複合媒材進行創作,關注自然原生系統與當代的媒體現象之間的關係,曾有多處駐村經驗,作品與在地文化、個人經驗有所連結。2016年曾與藝術家劉星佑共同策劃國美館2016年數位藝術策展案「美錯了?」,並推出作品參展。

「張乃仁:迷山」透過國美館時光天井電視牆多屏幕的框格進行重疊與變化,拓展夢境多重時空的感官體驗。(圖/國美館提供)
▲「張乃仁:迷山」透過國美館時光天井電視牆多屏幕的框格進行重疊與變化,拓展夢境多重時空的感官體驗。(圖/國美館提供)

國美館2023藝術跨域創作案「張乃仁:迷山」,即日起至6月18日於國美館時光天井多屏幕影像區展出,相關訊息可上國美館官網:www.ntmofa.gov.tw

 

 

相關連結:精神的不朽  藝術的傳承  國美館推出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展   見證一生史實永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