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仲夏時節,大地展現旺盛的生命力,臺灣工藝文化園區內的鳳凰木也滿枝紅火,與藍天綠地相映,展現自然的美麗色彩。六月,莘莘學子邁向人生的新起點,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灣綠工藝假日廣場以「鳳凰花開時」為六月主題,推出「蝴蝶的孩子-大地童顏服裝秀」,並延伸「大手牽小手送祝福-舊衣物拼圖行動藝術」活動,連結工藝與造形藝術,備受矚目。
該活動以工藝材料手作、設計教育體驗,搭配動、靜態表演,由大朋友、小朋友一同參與擔任模特兒,推展天然染工藝之美,加上融合工藝設計的現代時尚感知,以傳達自然、循環、再生的環境生態永續理念,同時又實踐社會關懷的人文精神。
26日於工藝中心臺灣工藝文化園區陽光草坪舉辦之「蝴蝶的孩子」大地童顏服裝秀,設計師採用舊衣資源再利用,從循環再生的角度切入天然染色纖維服裝設計,凝煉出季節與環境改變的時序流動感,展現工藝所蘊含或者透過工藝所賦予之生命力與活力。走秀活動後,於園區內知達工藝會館草坪區進行「大手牽小手送祝福-舊衣物拼圖行動藝術」,藉由創作快閃藝術地景活動,拉近社區與園區彼此間的距離,同時響應資源再利用,將活動之舊衣物贈與社福團體,傳遞並延續手作的愛與祝福。
本活動之構思發想受到歐洲國寶《奧弗斯藝術繪本系列》之啟發,讓心靈回歸大自然,並且取該系列五冊繪本之一的「蝴蝶的孩子」為活動命名,結合自然與工藝,喚醒人們對環境、生命的重視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