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述/林淑珠】
本文以我心所嚮往的「茶掛軸」為主題,將化繁為簡,使用幾個詞語來統稱:「茶道」、「茶藝」及「茶室」。其一是專指日本茶道的茶室;另一是本文重點所述的華人家庭的飲茶空間。飲茶則泛指喝茶、飲茶、品茶。「茶掛軸」即本文指茶書法與茶畫。
「不知有漢不知年,一盞香茶一味禪;何必遠行求舍衛,庭前柏子即祇園。」從「方外樓參禪」內蒙古滑國璋所謂禮失而求諸野,日本的煎茶法、抹茶法和淹茶法,即源於中國的唐代、宋代和明代的飲茶法。現今我們耳熟能詳的日本茶道,即是指抹茶道。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精神的宗旨,一期一會的鄭重是對於相會喫茶機緣的珍惜。
日本茶道有嚴謹繁複的禮儀,進入茶室即虔敬品賞茶掛軸,包含品賞其墨跡旨趣意蘊與裝裱藝術。茶掛軸之傳統型式是裱褙的條幅或堂幅,其書畫之內涵以禪境禪意禪旨為主。台灣及華人地區,現代常見的泡茶飲茶奉茶,雖沒有統一的定型化的茶事流程,但在展演時也是儀式化而且莊重的,亦常見禪佛等旨意之茶掛軸。但於此我個人較偏於使用茶藝一詞,以與日本的茶道有所區分。
中國飲茶藝術文化興於唐,盛於宋,宋代是臻於至精至高的時期,僅以宋四家「蘇黃米蔡」為例,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四大書法名家都嗜茶、懂茶、寫茶,流傳迄今的茶詩文、茶繪畫、茶書法,質精量多,可為今日茶掛軸題材的珍貴參考資料。我很想要的茶室佈置是珍愛的茶掛軸,整個茶室場域氛圍要閒適自在,客來敬茶。茶掛軸書畫雅俗共賞,共賞者不設限於文人雅士,比好茶好物更重要的是好心情,珍惜浮生半日相會的清閒清歡清福,珍惜了便是永遠。
無論是日本的抹茶道或煎茶道,或是華人的茶藝,其茶事流程,以及茶器物,包括茶掛軸,都蘊含美學的理念底蘊,我心嚮往的茶掛軸,悅目而賞心是基本要件,兼具外觀之美與內涵之善。飲茶的深義根源於禪境的靜心修行,但茶書畫的意境不囿限於禪境,飲茶藝術的本質也包含閒情逸致,因此,寄寓清趣妙趣諧趣等之茶書畫,其意趣興味亦往往引人會心一笑,正如一杯清茶之令人回味無窮。
茶書法題材不一定要有茶字,不限詩詞對聯文言白話,只要合於茶藝術文化的情味義蘊即可。應避免悲傷怨嘆等負面的內容,例如,苛求些則「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或「最難風雨故人來」,略感美中有所不足。茶繪畫的構圖與境界,如同茶書法,以正向而不消沉者為佳,如下二例之題畫款識,後者境界優於前者:1.「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2.「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茶室割愛之書法或繪畫,可移置書房欣賞為佳。
茶書法可以簡約到只一個字,句數亦是可多可少,下例短句是我的仿句,長句出自日本岡倉天心《茶之書》:
1.「一杯茶感知生命的美好」
2.「在不完美的生命中感知完美,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時間」
茶掛軸不拘裱褙或裝框,不拘橫幅直幅斗方小品等,但需配合茶室的空間美感。可以斟酌季節,或想要傳達的的情境等,輪換佈置懸掛,一室之內的幅數宜少不宜多,有時一幅已足夠,如書法創作老師詹美絨的「平安無恙」就極具雅趣。茲以《詩經》句,為我心之所向的「茶掛軸」作補註,並為本文作結:「永以為好也」~情誼永存!美好永恆。
(本文作者,高中國文教師退休,著有茶書數本,現為自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