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基礎書法學習(上)

【特約撰述 / 張炳煌】

從我開始參與主持三台聯播電視節目「中國書法」的製作,嚴謹的從事書法推廣至今正好是41年,而從事書法教學早於此之前的五年左右,當時在我的工作室設立書法教室,至今也有46年的歷史。回想起初中起開始學習,書法是我一生的志業,一輩子都在拿筆寫字的生活中渡過。比起許多書法大家的造詣,我並沒有特別的成就,但在教學、推廣、研創上,我想是盡了絕對的心力,用所學有限的基礎上,戮力以赴,或許我能提出一些觀點和做法,做為在台灣書法整體發展上的參考。

1970年在日本僑校介紹書法
▲▼1970年,筆者在日本僑校介紹書法。(圖/張炳煌提供)

書法的學習歷程上,非常重要的幾個關鍵,無非就是從學生或一般人在基礎的奠定,認識書法的相關知識後,再進一步到你想走的方向,例如要從藝術專業發展、輕鬆學習中帶有成就、消磨時間趕流行,或是親近傳統文化藝術的心態學習等等,學習目的五花八門,各有目標。除了基礎教育基本沒什麼討價還價的,其他各項的學習內容差異很大,可從不同的要求和方向上邁進,只要選對了,成功學習的機會就很大。

就初學而言,應該分為學校教育的基礎學習和一般人初學的學習內容,兩者都是初學,但是奠基點不同,目標也不一樣。先從學校的教學來看,要以書寫為準,要求寫的字要正確、工整、美觀,有這些基本要求後再加上書法之特色表現,所以學習的開始須以楷書為準,以能與學校的文字教學相容為要。

近40年前第一次與大陸書法交流。(圖/張炳煌提供)
▲近40年前第一次與大陸書法交流。(圖/張炳煌提供)

台灣的國小書法教學不是獨立課程,放在語文教學的讀、聽、說、寫中,由學校各自安排。整個教育體系中,並無書法教學的綱要,少數的學校由具教師資格者進行書法課教學,有的學校則聘請校外老師進校,在社團課中進行教學,但是時數有限,也無成績要求,或上級的督導,大家有一搭沒一搭的在施行書法教學。當然也有非常認真的學校,以教育的觀點,排列課程和時間實際進行,值得加以鼓勵,但是不可諱言,現在大部分台灣義務教育的學校,幾乎少有書法課,令人扼腕。

談到台灣的書法基礎教育時,或可提及中國大陸,其發展情形正好相反,以前台灣有書法的獨立課程、教學課綱,之後二次教改,書法或說是寫字課被擠掉,現在的情況就如前述。而對岸正好相反,在我們有書寫課的時候,大陸沒有;但現在積極恢復傳統文化,書法課在政策上認為是指標,所有的學校都得排課,甚至升學或考試也都列為其中的項目。上下一心,將書法列為基礎教育的顯學。

中國教育部審定的教科書(三年級)
▲中國教育部審定的教科書(三年級)。(圖/張炳煌提供)

中國教育部有指導綱要,也有細則,幾年下來一直努力於培植書法教師及制定教材;嚴重缺少正式書法教師之下,培育的工作還得靠立法設為正式教師,才能完整的解決。但是教材則早在四、五年前就正式通過11家出版社,每學期一本,小學共有3上到六下的8本,總計88本教科書,讓各省市、學校教育單位選擇使用。

由於師資不足,為讓一般語文教師也能參與書法教學,中國教育部於二年多前公布可以使用數位化及教材進行施教。我因多年前就已將數位e筆導入大陸,與書法界及教育界早已熟識。於是在兩岸團隊的合力下,用了一年時間,已將88本教科書轉為數位化,不僅可以直接用e筆練習,更能運用e筆在傳統毛筆書法上進行有效率的教學。

讓傳統毛筆書法能有效率的教學,e筆的運用具有重大的意義。(圖/張炳煌提供)
▲讓傳統毛筆書法能有效率的教學,e筆的運用具有重大的意義。(圖/張炳煌提供)

這項學生書法教材數位化工作,讓我更了解整個書法教育的內容和重點,不管是兩岸那邊的學生,在書法的學習上都得從古典法帖著手。我將大陸的11家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加以比對,大致都符合中國教育部公布的學習選用字帖的綱要。多在唐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及趙孟頫等名家的楷帖選出適合的字帖編成教材,其中顏真卿多寶塔碑被選用的楷體字最多,其次是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之後是柳公權玄祕塔碑及趙孟頫三門記。

基本上在小學部分著重在單字學習,最後再施以集字或短篇的作品練習,絕無躁進的教學方法,也沒有簡化字的書法,應該說是一板一眼的教學,值得參考。小學的學校書法教育,不能揠苗助長,一步步教學才是王道。小學之上的初中教材,沒有審定的教科書,但因推廣之需,已由我們的團隊編製完成。在這樣嚴謹的教學基礎下,再因前中國書法家協會蘇士澍主席等有心之士的努力,站穩了正規的學習之路,多少導正中國書法醜字的歪風,

未完待續

(本文作者張炳煌,知名書法家,現任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暨文錙藝術中心主任)

相關連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