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台北的天空很建築,諸多建築性活動陸續登場,國父紀念館9日推出「現代之眼-張肇康先生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並舉行開幕式,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國立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以及多位建築界專家學者與重視建築業發展的各界貴賓出席,場面熱烈,對於生活周遭所見的建築物延伸出的生活美學與文化深義,皆感到有極大的樂趣與嚮往,也讓今天張肇康特展主題展現聚焦效益。
張肇康是華人近代建築史上最具傳奇性的建築師,與設計國父紀念館的王大閎相同,是接受包浩斯教育的第一代華人建築師。曾與建築師陳其寬受貝聿銘之邀,一起參與東海大學校園和校舍設計,因擅長構造與細部設計,1956年貝聿銘率先派張肇康抵臺監督工程,期間亦常接受臺灣建築師的邀請參與設計,在臺灣的代表作品包含東海大學校園規劃及其校舍設計、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嘉新大樓、新豐高爾夫球俱樂部等。
此次展覽聚焦在張肇康建築創作對華人建築文化的貢獻,他除繼承包浩斯的現代精神以外,也以新的眼光看待華人傳統的舊事物,策展團隊將展覽訂名為「現代之眼」,期待透過此次百年大展的重新梳理,挖掘張肇康在土地上留下的足跡與養分。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表示,這個月建築活動熱絡,包含國立臺灣博物館的「誰是建築師?二戰後臺灣現代建築師制度的演變」、國父紀念館「現代之眼-張肇康百年冥誕建築紀念展」,以及臺大農業陳列館「洞洞與花牆──臺灣戰後建築的文化情調」等陸續開展,讓大眾得以藉由展覽,看見建築師形塑建築資產的重要歷程。
蕭宗煌次長特別感謝策展人徐明松、黃瑋庭及研究團隊,也謝謝所有在建築領域鍥而不捨追尋的研究者、團體及參與者,逐步完整臺灣建築史的輪廓及脈絡。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表示,張肇康建築紀念展與個人的生命經歷有很大的關聯性,除了國父紀念館是由與張肇康擁有相似學成背景的王大閎所設計,更因為自己的成長及求學歷程,有機會沈浸於東海、臺大等張肇康所設計的建築,因此,此展能於國父紀念館展出是非常有意義的。
策展人徐明松教授表示,張肇康接受包浩斯設計教育的洗禮,先是在創作、實驗了一系列的「中國現代建築」,試圖將所學的包浩斯現代性,努力嫁接到華人傳統建築,而有了東海校園建築、臺大農業陳列館、香港太平行大樓等佳作。此項展出自即日起至8月14日假國父紀念館博愛藝廊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