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古人所謂「十年磨一劍」,來表達對擁有一技在身的創作人或藝術家的至高推崇,但從小就習藝奠基至今多年的書畫陶藝家林文嶽,也自我設定十年展出計畫,首度在彰化展出也往前推進了第六年的展覽,3日的開幕式並以全新的作品,截然不同的書畫組合的呈現,對應出新的視覺感受,帶給觀者在凝視展出作品的同時一個建構文化風景的想像與契機,在展覽主題「筆化天地寬」的創作個展正式揭幕之際,林文嶽老師以水墨、柴燒與泥塑的創作整合下,具體展現出豐沛的藝術創作能量,讓他的彰化創作個展賦予外界關注與高度的期待。

3日下午於彰化縣立美術館登場的林文嶽老師創作展開幕式,來自藝文界的重要領導人、藝術家與來自全省的林文嶽老師的至親好友們齊聚一堂,共同聆賞眼前所呈現的豐沛藝術底蘊的作品,不同媒材的創作也彼此對應出文化的話題,讓林文嶽老師在展場作品前現身說法,他親自為與會貴賓進行導覽,神情愉悅,內容豐富有趣,幾件極具個人藝術風格的代表性作品,也在林文嶽老師的說明與表白下,帶給大家更寬廣層面與更高層次的觀察及指引,讓畫境與心境巧妙結合,現場的交流氛圍格外濃郁,對這次的彰化個展的啟動,更可說是為未來的創作展現深耕與茁壯的契機。

彰化縣政府文化局局長張雀芬致詞時表示,接到林文嶽老師要到彰化舉行創作展,確實讓大家既期待又興奮,而林文嶽老師在臺南白河家鄉的陶坊及工作室,當年的地方與社區的總體營造,林文嶽老師也是重要的推手,他藉由技藝與藝術創作,集結當地的人脈與資源,多年來所呈現的地方文化榮景,帶動地方特有的藝術再生的契機。張雀芬局長指出,林文嶽老師不僅是一位優秀且專職的藝術家,對家鄉事務的熱心投入,這是極為難得的事,這次林老師選擇來彰化辦展,對彰化近年來的藝術下鄉政策、故宮國寶到彰化展出,以及與國美館的合作計畫等,都具有前後呼應與資源整合的效益,期待大家能多來彰化美術館看畫參加活動,千萬不能錯過林文嶽老師的創作個展。

前臺灣工藝研究所所長翁徐得,也說明了從民國86年認識林文嶽老師至今多年深厚情誼的歷程,並強調林文嶽老師與白河鄉的感情,他不僅投入創作,還關心社會發展與文化產業,這次彰化個展,更可從林老師的作品在平面與立體層面的對應關係,看見了林老師的多面向藝術才華,這種精神與氣度值得大家學習。

雙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洪三雄則認為,他長年追隨著林文嶽老師,不管在哪裡舉辦個展,他一定會在開幕式上出現並親自向林文嶽老師道賀,這次的個展還特別透過他的筆將彰化實景做描繪,傳達地方的城市印象,這是非常難得的事,林文嶽老師用巧妙的手,真誠的心,在這次展出作品所涵蓋的水墨、書法、篆刻與陶藝,林文嶽老師的四藝風華,成就斐然。

前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蔡玫芬則指出,每次受邀參加林文嶽老師的展覽,都有創新的作品,也有新的格局,更有新的藝術表現手法,這次彰化創作展更是如此,不管是陶瓷創作的求新求變,水墨山水花卉景致的生意盎然,都能清楚看到林文嶽老師在大自然中回歸內心渴求與一本藝術初心的心境,這次還看到林老師的篆刻作品,他的刀法靈活,佈局細膩,作品帶給觀者新的解構,新的認識,這樣的精神傳承讓人佩服。蔡玫芬處長也肯定及讚譽林文嶽老師的創作一生有家人的支持與陪伴,生活事務的分擔與解憂,成就了一位偉大藝術家的志業典範,令人推崇備至。

另外,逢甲大學合作經濟暨社會事業經營學系教授翟本瑞則指出,他與林文嶽老師相知相識多年,他認為林老師的文人畫傳統素養,藝術之外也在家鄉做社區營造的事務,這種為地方付出的藝術家,真可謂具備了藝術修為之外的社會情懷,從捏陶到畫10萬朵蓮花,在自我創作的同時,也到敦煌看壁畫,到法國羅浮宮欣賞印象派大師的作品,在藝術領域看到不同的天地,他化身張大千、梵谷,勇於揣摩,不斷創作,他超越了自己,讓汲取藝術新知成為日常。

翟本瑞教授說,林文嶽老師經由藝術而將創意及人生哲理轉換為視覺藝術,從沈澱到呈現,林文嶽老師在創作中尋求變化,在天地無限寬廣的同時,毅然回到最原始的感覺,超脫並超越,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在藝術充滿無窮的可能性之際,林文嶽老師釋放出真實生命力,令人讚嘆。

強調今天是10年計畫的啟動第6年,林文嶽老師致詞時強調,他很感恩今天出席開幕式的舊識好友們,能在風雨中趕來會場,讓他十分感動,10年已經歷了一半,今年是第6年,他相信走完10年後,他必然是如脫胎換骨般的有個全新的自己,他特別表達對家人的支持,尤其是老婆容許他為藝術創作的錯誤或失敗的力挺與包容,對未來,林文嶽說,他沒有確切的計畫,但只要去做就有進度,就能有所改變,他決定要放寬心,讓藝術的心直向生命的本質,那是自然寫實的精神,自詡成為藝術上的優秀執行者,即便是沒沒無名,也是誠懇求真,他以宋朝的范寬為學習指標,臨摩作品也感應藝術特質與風範,期待能以無形的學習與溝通,讓范寬常駐心中,必有所獲。

在「筆化天地寬」的創作展主題中,林文嶽老師特別說明作品的深層結構,他認為:創作時的一筆一筆轉化成山水在紙上鋪張開來,他深感筆墨與自然生長本是同一,一芽點長成草木且成就整座山林,於是一筆可為迎風松針與山之一隅,歸依山林自然之心。

林文嶽老師潛心藝術創作四十餘年,本次彰化首展並展出近八十件新作,其中有畫幅14公尺長的「山色步步新-八卦山郊原記遊」,「千巖競秀萬壑深遠」則是巨幅山水立軸以及「百鳥寄語」系列,以及荷花九連屏的作品「筆墨揭涉 荷花新」等。陶作方面則將展陳人物泥塑和柴燒的創作結晶,如「歡喜佛」、「寂靜之光-釋迦摩尼說法柴燒泥塑」等,以及水墨與陶藝彩繪的整合,展現豐沛的創作能量。除此之外,金剛經陶印作品全新系列,則選取自經文字句,共刻56方印,印柄部份以荷花為主題,全組印章皆以柴窯燒製而成。

「筆化天地寬-林文嶽創作展」則從即日起假彰化縣立美術館五樓A室展出至8月10日止,總共展出林文嶽老師的八十餘件套新作,涵蓋水墨、書法、陶瓷柴燒暨泥塑與篆刻,多元並陳,豐沛多彩,歡迎藝文界人士與社會大眾前往觀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