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藝術創作的永恆,總是要在心力投注過程中體悟生命的價值,才能看見轉化的契機,讓藝術根本連結光熱,與自然對話,發現真理。資深且知名的水墨畫家羅振賢教授,墨彩的筆觸,彩墨的天地,悠游在山雲海之間,呈現他內心澎湃的大地情懷,貼近了生命的真理,讓創作在實景描繪中找到新的出口。羅振賢以水墨創作個展流露大地情懷,誠懇且真摯,誠心並真切,構圖大塊寫意中湧現磅礡氣勢,在山水雲海中快意自在,讓22日的個展開幕備受關注。
「2022大地情緣─羅振賢水墨創作展」悠遊當代山水新境本次展覽精選85幅水墨作品,創作年代從1968至2022年,涵蓋羅振賢創作逾半世紀的脈絡刻痕,悠遊大自然的深刻體悟,最終化做筆下開闊又細膩的當代山水新境。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出席開幕式,特別轉達部長李永得對羅振賢教授的推崇。李部長提到,羅振賢教授的水墨吸取西洋繪畫的創新思想與技法,開創個人獨特的水墨風貌,於臺灣當代水墨藝術發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這次水墨創作個展是羅振賢教授悠遊大自然的深刻體悟,相信能讓大眾感受其對於鄉土的熱愛與情懷,以及在水墨天地的自在與喜悅。
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表示,羅振賢教授曾多次參與重要的大畫合繪,包括目前懸掛於國父紀念館1樓兩側的「寶島風情」、「蓬萊風華」,令人讚嘆不已,而羅教授曾10次造訪黃山、30餘次前往太魯閣寫生取景,這次創作個展將臺灣及異域風情,融入個人的技巧與情感完整呈現,展現獨特沁心與超越自我的景觀與人文畫風,非常值得觀賞。
前臺藝大校長黃光男指出,他與羅振賢認識至今60年,亦師亦友的感情,他在臺灣風土民情與山水大地景觀的描繪,從細膩到大器的筆觸,書畫同源且筆觸成熟,呈現藝術表現的真實美感。史博館館長廖新田則認為,羅振賢教授在水墨山水的重要表現,就是把恆久、蘊化的山水景觀,運用堅硬、柔軟的表現,以墨彩底蘊彰顯精髓,打開創作風格豐沛視野,讓人身如其中般的驚喜與巧妙。
羅振賢教授致詞時特別感謝在從小學至高中教導他的師長,並且細數多年來他與山水之間的情緣,大自然氣象萬千的變化,一直是創作的泉源,在這次展覽特別以「蓬萊探勝」、「異域尋幽」、「筆痕墨影」、「新皴新境」4項系列子題策展。羅振賢表示,在近代水墨畫的創作發展歷程中,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緣份就如同與大自然也要有緣份般,投入其中自有所獲,他從觀察、取景、寫生、繪圖的創作,以山雲海的生態萬象為本,呈現他投入其中深切體悟及從內而外的藝術反饋,參透生命後的心境自能表現出作品與觀者的對應情愫,也使他的作品有耐看、沈靜與放逐之美。
羅振賢善用淡墨溼筆並暈染出煙潤矇朧的畫面氛圍,呈現出精緻優雅及閑靜空靈之畫境,在山景的描繪中,從山形地質與林相的取鏡,運用山體塊面結構以及晨曦光影的補捉,讓山岩籠罩在薄紗般的霧嵐之中,氣氛營造的手法是他創作上的極大特色。在山水氣勢大作的展現之外,極富線條韻律感以及造形趣味的梯田題材,趨近於水墨近景特寫,讓他在掌握線質韻律感及純粹性的表現機能更加充分的發揮,確有返璞歸真的趣妙。
羅振賢教授就讀國立藝專時期,曾受教於傅狷夫等渡海名師,又遠赴美國進修,曾榮獲全國美展第一名、中山文藝創作獎、國家文藝獎特別獎,同時在書畫創作之外,藝術教育也是羅振賢教授一生志業,文化部在推動建構臺灣美術史之際,羅振賢教授展覽則涵蓋50餘年的創作生涯,從中亦可窺見一位優秀的創作者是如何通過人生境遇,學習歷程的轉折,最終化做筆下開闊又細膩的當代山水新境,讓他的展覽更獲期待。「大地情緣-羅振賢水墨創作展」,自即日起假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展出至4月5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