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淡江大學75周年校慶熱鬧登場之際,由淡大文錙藝術中心所主辦的「筆韻淡江.e畫萬象—淡江大學創校75週年書畫大展」,於6日舉行開幕式,淡江大學校長葛煥昭特別出席向參展藝術家們道賀,多位教育界與藝文界領導人則受邀出席盛會,對運用了科技將e筆創作與AI生成的作品,在眼前跳動展現,讓與會貴賓大為驚嘆,前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黃光男校長、前教育部次長周燦德及駐校藝術家、策展人及文錙藝術中心主任張炳煌等貴賓並在參加開幕式上致詞,從e筆到AI,話題聚焦,互動交融,場面顯得相當熱烈。
這項展覽由文錙藝術中心主任張炳煌及駐校藝術家袁金塔、沈禎合力策展,為表現淡江大學的校園生態,特別邀請17位畫家以傳統筆墨及e筆創作,分別各以一幅生態表現的作品,採高低差裝裱造成立體效果,將17幅畫作組合為一幅「映畫淡江」大畫,畫中有不同媒材的校景及各種生態景色,內容非常豐富。

淡江大學校長葛煥昭在開幕式上致詞時表示,今年是淡江大學75周年慶,逢5更是擴大舉辦慶祝活動,這次的書畫大展可說是其中最具文化藝術性的活動訴求與設計,感謝文錙藝術中心張炳煌教授的創意策畫,讓大家從17位參展藝術家的作品中看到傳統書畫與e筆創作,也從e畫萬象中看見宇宙間無窮蘊藏著的永續智慧。葛煥昭校長指出,淡江大學的三化核心教育信念,也與校際發展目標相結合,讓藝術成為國際化溝通語言,不僅提昇學習成果,更因e筆書畫的智慧與未來性,藉由AI生成找到創新的境界,更藉此帶動城市與地區發展,讓書畫的藝術性與科技的結合下,帶動趣味性與互動性,學習效益相當可觀。

前臺藝大校長黃光男教授表示,從這次的書畫展可以看到張炳煌教授在e筆創作與AI書畫的創新表現手法上,確實是取得了重大的貢獻,教育是百年事業,淡江大學在21世紀各領域的成就,也可說21世紀就是淡大的世紀,今天書畫大展所展現的人文與科技結合的成果,已經是國內外學習的教材與指引,擴大推廣e筆創作,讓作品優質呈現且超越未來,這是書畫發展新的路徑,也是重大的趨勢。

與張炳煌教授有多年情誼的前教育部次長周燦德,則回憶20多年前張炳煌教授就告訴他將傳統書法藉由科技做書寫轉變並賦予作品新生命的計畫,如今在大家的眼前,傳統的基礎仍勞不可破,但創新的手法與新工具的使用則大行其道,在人工智慧化世紀來臨的同時,亞洲的日本與韓國則追隨著e筆創作走進新的藝術發展領域,如今的AI所帶來創作上的巨大變化,e筆表現出書畫的新格局,讓這次展出的作品讓大家眼前為之一亮。

淡大駐校藝術家也是這次書畫大展參展藝術家的袁金塔教授則代表致詞,他強調這次的展覽是主題加特色,作品從平面走向立體空間,其中多張e筆畫的創作表現確實十分創新,足見淡江大學的藝術發展與美術教育是走在時代尖端,讓科技的理性與文化的感性具體實踐。文錙藝術中心主任張炳煌教授則說明了這次配合淡江大學75周年慶的書畫大展的規畫, e筆的創作作品也提供了學習的機會,觀者可從掃碼後看到e筆書畫的轉變,從綠點中的AI生成結構,讓構圖栩栩如生,畫境豐富多彩,也是這次展覽的重要宣示,科技化的資源導入書畫,更藉由此書畫大展而開啟大家新的視野。

張炳煌教授指出,「映畫淡江」校慶大畫有傳統筆墨及e筆畫作,每幅作品都有以動態筆跡與AI生成動畫結合的影像,在欣賞畫作的同時,可以觀賞影片,是創新的賞畫方式,象徵多元融合與創意交匯的精神。淡江大學在張炳煌教授主持研發已25年的數位e筆,在與AI科技結合後,進行AB雙軌的轉型進入「智慧e筆」,讓書畫創作突破傳統媒材的限制,展現筆鋒與筆觸的細膩變化,開創書畫創作的新境界,成為引領書畫藝術數位化的先驅,本次展覽即為e筆書畫的大躍進。

本展除了映畫淡江校慶大畫外,還有以「智慧e筆」完成的60幅書畫作品展示。每幅書畫作品都是以e筆工具完成,作品本身具備動態筆跡的過程,加上AI動畫生成的編輯融合,使得每幅作品都具有動畫影片的特色,是科技性的書畫創作,不僅傳承書畫而且與AI時代結合,得以永續發展。為方便作品的動態欣賞,特別為每幅作品製作QR Code或Zoom In NFC的欣賞,不僅及時從手機觀賞,並可以將作品存在手機帶回去,展現淡江大學在科技與藝術融合上的創新實力。

本次展覽參展藝術家陣容堅強,包括王伊文、何堯智、李淑艾、李璐宇、沈禎、林玉怜、邱華榮、青木、洪國為、徐兆甫、袁金塔、張炳煌、張翊峰、許秀珠、陳若慧、黃靖淳、劉慧心、蔡承翰、蔡愛珠、錢思璞等。作品風格橫跨書法、水墨、彩繪與數位媒材,既展現深厚筆墨功力,又反映當代藝術的創新思維。展期自即日起至12月12日,週一至週五及11月8日校慶日開放參觀,歡迎各界人士蒞臨共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