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舞家周書毅新作《我所起舞的地方》 衛武營週末全臺首演

《我所起舞的地方》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首演劇照1。攝影:Bernie Ng - 吳凱怡。 (1)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歷時3年籌備、跨國共製的編舞家周書毅新作《我所起舞的地方》,在臺灣與新加坡兩座島嶼上,透過舞蹈作品探問亞洲華人的身份與認同,5/3-5/4將於衛武營戲劇院進行全臺首場演出,帶領觀眾探尋華人生命遷移與離散的故事。

「說話的語言」和「舞蹈的語言」是舞作《我所起舞的地方》想要探究的全部,集結臺灣、新加坡、香港三地,年齡跨距20年的創作表演者,經由認識彼此的相似與差異,交織出亞洲華人對於自我身份的探討,在彼此的兩座島上用舞蹈來審視生命,

《我所起舞的地方》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首演劇照。(圖/Bernie Ng - 吳凱怡攝影)
▲《我所起舞的地方》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首演劇照。(圖/Bernie Ng – 吳凱怡攝)

衛武營駐地藝術家周書毅表示,每個人的身體都是一部土地與人類的時間史,舞作名稱《我所起舞的地方》中的「地方」即表示「身體」,是舞者的背景、文化以及舞蹈呈現的方式,籌備過程中,透過移地創作並不斷的與舞者們對談,在跨國際、跨語言、跨文化、跨越不同語言的衝擊下,去打破身體框架,然後再重新梳理,希望可以透過身體與生命的移動去想像未來,去看見臺灣與新加坡兩座島嶼所延伸出的生命過去,甚至是那些已經不復存在的,開始思考我們要繼續在什麼「地方」起舞。

《我所起舞的地方》衛武營週末全臺首演。(圖/Bernie Ng - 吳凱怡攝)
▲《我所起舞的地方》衛武營週末全臺首演。(圖/Bernie Ng – 吳凱怡攝)

《我所起舞的地方》由華語、客語、福建話、臺語、英語、馬來語、新加坡英語、日語及舞蹈語言等多種語言貫穿,5位來自新加坡舞者及4位臺灣舞者帶著各自移動的生命史和不同祖籍語言的表述,展開對華人遷徙與自我認同的探問。演出中,時有兒歌樂音響起,有時舞者在舞台上玩起兒時遊戲-123木頭人,搭配燈光與舞者身影投射變化,彷彿在舞台上建構出一個時光隧道,讓9位舞者在舞台上盡情揭露自己的過去。

《我所起舞的地方》探問亞洲華人的身份與認同。(圖/Bernie Ng - 吳凱怡攝)
▲《我所起舞的地方》探問亞洲華人的身份與認同。(圖/Bernie Ng – 吳凱怡攝)

此次創作,還邀請到高雄音樂家王榆鈞,和來自香港的舞台燈光設計李智偉興同參與,舞台上,藝術家們透過音樂與燈光的變化再搭配上舞者肢體呈現,一起創造出一個獨特的新「語言」,一個可以引領觀眾一起探究流失、傳承與創造的語言,然後再一起回看起點與選擇。相關節目資訊可至衛武營官網(www.npac-weiwuying.org)查詢。

 

 

相關連結:衛武營攜手屏東縣政府 聆賞管風琴音樂節的百變震撼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