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2020臺北藝術節「共想吧」不斷帶來驚喜!臺灣編舞家林宜瑾作品《工尺鼓詩》(Siāng-Tshe-Kong),以講座式展演的形式,結合北管、古箏、鋼琴及影像等,帶領觀眾踏上從記憶潛入歷史的旅程,探索人與生長土地的連結、傳統與當代的對話,以及自我生命對身體的挖掘,演出遊走於傳統的未來時空,欣賞過往的美好,發人省思、情懷動容。
林宜瑾從阿公的遺物–一本亂彈戲手抄本,引發了《工尺鼓詩》的創作根源。亂彈戲是臺灣民間流傳廣遠的傳統戲曲,搭配的音樂為北管,樂音中交織著傳承、興衰、殖民入侵等衝擊,而亂彈的樂譜就是工尺譜和鑼鼓經,又稱為工尺與鼓詩。
林宜瑾表示,翻看手抄本就想起阿公生前的模樣,阿公是個農夫,因為受傷右腳截肢,偶爾會產生幻知,就是沒有腳卻會覺得腳痛,這是腦神經和身體現狀無法連貫。藉由阿公的生活和身體狀態,讓林宜瑾思考自己舞蹈身體的形塑過程,以及身體與所謂傳統間的關聯。
《工尺鼓詩》的演出不僅使用古箏、頭手鼓、鋼琴等多種樂器,透過不同的音樂聲響,搭配舞者以身體訴說故事,同時,還將泡茶品茗融入演出,林宜瑾解釋,泡茶是生活的東西,小時候去阿公家就會泡茶,泡茶有些規則,例如每一泡要等多久,她希望透過泡茶,讓觀眾安靜下來,還特別使用計時器,提醒時間從未停格,只是默默的流逝。觀眾可隨著音樂的高低起伏、大螢幕上的亂彈戲手抄本一頁頁的切面,深刻感受舞者身體動作延伸的意涵。
從小喜歡跳舞的林宜瑾,最早在舞蹈社跳中國民俗舞、古典舞、參加全國學生舞蹈比賽(中華民族舞蹈比賽),大學主修中國舞,學習許多民族舞藝,並獲資助出國駐村。2010年駐村巴黎後,才發現自己的作品只有模仿,卻說不出自己土地的故事,引發一種創作及身體的失根感,以及對於身體的不滿足。
臺北藝術表演中心表示,林宜瑾現為《壞鞋子舞蹈劇場》藝術總監,其作品以探索自身文化為出發點,透過對在地文化、語言、飲食、環境、社會歷史進行田野調查,以劇場作為媒介進行當代藝術的轉化與再創造,企圖看見身體運動的本質,以及在這塊土地成長的身體是如何構成。
為了探求「我是誰?我的身體動能來自哪裡?」,林宜瑾自2015年開始「ㄢˋ-身體回家創作計畫」,展開一連串對自我身體的追尋。林宜瑾表示,「ㄢˋ,可以被解釋為靠岸的「岸」,是身為海島國家的我們,一種回歸的方式,將原本外放的身體與意識,轉移到自己身上,發掘那些早已存在卻未被開發的動能。從計畫開始至今,完成許多作品,包含在日本橫濱表演藝術展會(TPAM)演出的《虹Khing》,結合牽亡歌的《彩虹的盡頭》及近期大受好評的《吃土》。
《工尺鼓詩》從阿公的亂彈戲手抄本開始,從過去到現在,傳統與當代相互反觀,是自我生命與對自身身體的一連串詢問與挖掘的過程,並從自己向外擴成一整個世代,邀請觀眾一起回溯傳統中的變與不變。林宜瑾表示,當生活演變,傳統的東西也在變,只是什麼是可變,什麼是精神,如何保留下精神,而在其他位置上創新發展。透過《工尺鼓詩》,期許找回與上一代對話的方式,藉由理解或感受,進而欣賞那些過往的美好,不再在快消失之時感到遺憾。
臺北藝術節《工尺鼓詩》,9月5日至6日在臺北試演場演出2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