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臺鐵局4日於彰化扇形車庫舉辦「扇庫一世紀 世代同歡慶」「臺鐵14代同堂」- 扇形車庫啟用100年慶祝活動,現場匯集各世代機車頭排排站,共有14款車種,產官學及地方人士共同見證「百載難逢」的跨世代列車齊聚一堂之經典畫面,也吸引大批民眾、鐵道迷徹夜排隊朝聖。
行政院長蘇貞昌致詞時表示,扇庫一世紀,風華不減反增,2022年8月1日已由文化部公告為國定古蹟,滿載著鄉親的期盼與祝福。他期勉臺鐵未來改革要超越時代,符合社會需求,在安全、服務、鐵道文化、商機推展各面向都要有新思維及好成績。


交通部王國材部長表示「各世代車輛共同展示、歡慶扇形車庫啟用百年,如同老枝綴新芽,象徵希望無窮」。他指出,早期臺灣鐵路蒸汽機車時代,扇形車庫有臺北、新竹 、彰化、嘉義、高雄、高雄港等6座,目前台灣碩果僅存彰化扇形車庫,在此便能見證台灣鐵道的百年發展史。文化部在今年將扇形車庫公告為國定古蹟,具有歷史、 教育、觀光等多元意義。
1922年彰化扇形車庫啟用初期以維修蒸汽機車為主,設有6股道(現今的 3、4、5、6、7、8 股),同時海線於當年10月通車,後因客貨運量增加,再分期陸續增建,直至1933年完成目前車庫12股道的規模。扇形車庫兼具鐵道運轉智慧與鐵道工藝美學,成為觀光團與親子旅遊勝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