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述/楊旭堂】
「中秋節可以烤肉嗎?」成為今年中秋前夕大家熱烈討論的話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縣市政府宣布禁止戶外烤肉。以前提到中秋節,大家都會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曾幾何時烤肉成為台灣中秋節的一項例行活動,據說是起因於當年一個廣告「一家烤肉萬家香」。
蘇東坡也喜歡吃豬肉,「東坡肉」的由來傳說有諸多版本,但皆與中秋無關。其中一說蘇東坡貶官黃州期間,教導百姓烤肉法,將豬肉切成四四方方,微火慢燉,並曾將燒肉方法入詩,《清稗類鈔》 飲食類三 「東坡肉」條記載:「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另一說蘇軾任杭州太守時,組織民工疏通已被葑草湮沒了大半的西湖,築堤建橋,恢復西湖美景,百姓感念送來東坡愛吃的豬肉。蘇東坡吩咐家人將百姓饋贈的豬肉切成方塊,按照他的方法「慢著火、少著水」烹煮,加黃酒招待民工;家人誤聽將豬肉加黃酒一起燒,結果意外製成色澤紅潤、風味香醇的紅燒肉,人們便將此紅燒肉命名為「東坡肉」,傳頌蘇東坡整治西湖的貢獻。
古代文人怎麼過中秋呢?書法迷聯想的是收藏於北京故宮的(傳)晉代王獻之《中秋帖》、宋代趙佶《閏中秋月帖》以及收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的宋代米芾《中秋登海岱樓作詩帖》(簡稱《中秋詩帖》)。
大文豪蘇東坡的中秋節是如何過呢?「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大家耳熟能詳的〈水調歌頭〉是蘇東坡西元1076年(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在密州時所作。詞前小序「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交待了寫詞的時間與過程,表達對七年未見的弟弟(蘇轍)深深之思念。
翌年西元1077,蘇軾被貶為徐州知州,此年如願昆仲二人一起過中秋,蘇軾特地寫了一首詩《中秋月》紀念: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三四句尤為感人,表示一生很少遇到如今天這樣美好難忘的夜晚,明年的中秋節,我去哪兒看這麼圓的月亮呢?弟弟你又會在哪裡呢?
1079年,「烏台詩案」爆發,蘇軾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貶到黃州的第一個中秋,情緒顯得甚為落寞,寫下了《西江月》: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又是中秋時節,蘇東坡抒發孤獨寂寥的心情,感嘆世上萬事恍如一場大夢。句中「酒賤常愁客少」點出自己遭貶後,勢利小人避之如厲鬼;「月明多被雲妨」暗喻奸人當道,忠良遭謗。最後兩句則寫出流落異鄉人的淒涼,五味雜陳。
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的《寒食帖》,全名《黃州寒食詩帖》,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1082)所寫的行書代表作。烏台詩案後,蘇軾心情鬱悶,多次泛遊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寫下了《赤壁賦》(七月十六)、《後赤壁賦》(十月十五)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
蘇軾離世距今已近千年,但詩文書畫留給後人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日常,如兼具豁達與深情的絕妙好詞「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撫慰了無數離人與異鄉遊子的心。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給了談戀愛或表達對遠方親人思念之情的美好祝願。當事業工作不順時,則藉「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自我安慰療傷。「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隱喻著美好事物短暫易逝,宜把握當下,不負今宵。
(本文作者為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