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臺灣軍事發展史 臺中清水大楊美軍油庫啟動修復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臺中「清水大楊原美軍油庫設施」是臺灣接受美援時期產物,也是全臺僅存的油庫設施,臺中市府爭取中央預算投入774萬元辦理修復工程,9月7日開工,預計明年2月完工,預計未來將成為海線文化觀光新亮點。

歷史建築「清水大楊原美軍油庫設施」位於大楊國小旁,其興建至停用歷經戰爭、撤離和斷交,見證了臺灣軍事發展史。1960年代,美越戰爭爆發,臺灣成為美國攻打越南的中繼站,美軍進駐清泉崗,為供美軍用油,55年美國空軍自高美海域鋪設油管、加壓站等設施,並興建大楊油庫,為臺灣接受美援時期產物。

美越戰結束後,美軍撤臺,大楊油庫失去重要性,67年12月16日美國宣布隔年1月1日起與中共建交,並將終止與臺灣的共同防禦條約,大楊油庫也隨之廢棄。

▲大楊油庫修復工程開工典禮合照 。(圖/臺中市文化局提供)

文化局長張大春表示, 108年獲文化部補助387萬元,加上市府配合款387萬元,合計774萬元進行修復工程,以現有狀態進行加固,以殘跡保存概念執行,避免損壞部分再度遭受天然災害而擴大。未來將結合周邊繼續開發,安排文化專車串連大楊油庫、清水高美濕地及牛罵頭文化遺址園區,促進當地觀光。工程完工後,將由清水區公所接管,就近維護保存。

文化局指出,大楊油庫佔地約16公頃,初建時原有7座油槽,因大楊國小於89年遷於現址,軍方拆除2座油槽,另因清泉崗土地將歸還國防部,軍方拆除其餘油槽,經牛罵頭文化協進會與地方人士極力爭取及募款,集資60萬元買下現存的1座油庫,並於107年1月12日捐贈予市府。

▲大楊油庫頂部鐵片遭颱風吹落急需修補 。(圖/臺中市文化局提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