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藝術節精彩登場  李遠親臨貴賓之夜  用身體打開夏日感官體驗

▲身體藝術節活動夜間登場,精彩展開。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由FOCASA馬戲團主辦、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與花蓮文創意園區合辦的《身體藝術節 On_Body Arts Festival》,自7月19日至7月27日於花蓮文創園區盛大舉行。首屆活動以「My Body Is a Mountain」為策展主題,集結馬戲藝術、聲音儀式、親子互動、極限運動、瑜珈派對與永續市集,規劃五大主題亮點與十一個展演區域,邀集超過十五組國內外創作者,帶來逾六十場精彩演出與體驗,打造全年齡、全感官、全時段參與的夏日藝術盛宴。

7月18日晚間舉辦的貴賓之夜,文化部部長李遠親自出席,肯定藝術節首度落腳花蓮所展現的文化策展能量,並與觀眾一同感受藝術與身體、土地之間的連結。首週活動吸引大量觀眾參與,場域內人潮熱絡、反響熱烈。

▲身體藝術節活動呈現力與美的結合,台上台下打成一片。(圖/文化部 提供)
▲身體藝術節活動呈現力與美的結合,台上台下打成一片。(圖/文化部 提供)

FOCASA馬戲團原創代表作《解憂快餐車》,於山形帳劇場內演出獨家馬戲篷版本。本作為藝術節期間的漫遊式馬戲劇場,透過場景與動線重新編排,打造更集中且沉浸式的觀演體驗。《解憂快餐車》以懷舊場景與童年遊戲為靈感,融合雜耍、特技與劇場語彙,在花蓮文創園區的歷史場域中展開一場遊走於記憶與空間的馬戲旅程。從捉迷藏、跳房子、打陀螺到翹翹板與彈跳球,演出不僅喚起觀眾對童年的共感,也透過身體語言重新連結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

在特製的馬戲篷版本中,演出更加緊密、互動臨場感倍增,讓觀眾仿若置身於一場穿越古今的時光漫遊之中。這場節慶限定演出不僅體現FOCASA的創作精神,更象徵著身體藝術節在歷史空間中重塑感官與記憶的文化行動。

藝術節首日舉行開幕派對《踏響大地 Pulse of the Earth》,由身體療癒引導者「太陽公主-派蒂」與DJ汝妮DUNGI(Dungi Sapor)帶領,以融合原民古調與電子節奏的音樂現場結合運動派對開啟身體與感官,邀請觀眾進行一場回歸本質的集體練習,音樂與自由律動,開啟一段身、心、靈共振的旅程。

▲身體藝術節活動園區與佈景,呈現特殊的光影與視覺效果。(圖/文化部 提供)
▲身體藝術節活動園區與佈景,呈現特殊的光影與視覺效果。(圖/文化部 提供)

在森山競技場演出的《葉爸爸與葉霏霏》,由Mr.YES 小丑劇團創作,以育兒日常為靈感,將親子間真實、混亂又溫柔的生活搬上舞台。觀眾笑聲與淚水交錯,映照出每個家庭的日常風景。同場域亦有多場互動型演出與體驗活動,吸引眾多親子觀眾駐足共感。

晴空舞台聲音奔放 台玖線樂團、獨輪車、跑酷齊登場晴空舞台成為身體節奏的伸展場域。金曲入圍的台玖線樂團以「沿著台九線唱回家」為概念,用音樂唱出土地記憶;花蓮金爸獨輪俱樂部將一顆輪子轉化為大人小孩的身體冒險,透過獨輪表演與體驗找回節奏與平衡。同時登場的還有the MEDIAN聲響儀式,帶來沉靜內省的聆聽空間;Yu+ Yoga在日落草地進行微醺瑜珈,結合風景與音場;Fun Action以建築為軌跡,帶來穿越園區空間的極限跑酷展演,重新定義身體與地景的關係。

▲身體藝術節的主協辦方與演出代表合影留念。(圖/文化部 提供)
▲身體藝術節的主協辦方與演出代表合影留念。(圖/文化部 提供)

藝術節市集區以「永續×風土」為核心策劃,集結花蓮在地職人品牌、生活選物與香氣設計,從味覺到觸感、從視覺到思考,讓觀眾在每一次選擇中參與花蓮創造力的脈動。空間設計由先驗物件操刀,融合老酒廠歷史場域與自然環境,轉化為觀眾可以自由穿梭、駐足、共鳴的藝術感知場。主視覺由設計團隊POM(Project On Museum)設計,視覺角色象徵身體的變形與流動,對應節慶主題「My Body Is a Mountain」,表現出人與地景、藝術與自然之間的共構關係。

FOCASA馬戲團表示,「我們打造的不只是藝術節,更是一場讓人重新與身體、與環境、與生活節奏共振的夏日行動。」下一週活動持續進行,免費參與開放體驗,
藝術節活動將持續至7月27日止,適合各年齡層民眾走入園區、自由探索。全區開放式策劃,自由穿梭於展演、體驗、休憩與感官場域之間,邀請每一位身體旅人用感官玩一場屬於自己的夏日冒險。

 

 

相關連結:身體藝術節登場 FOCASA馬戲篷降落花蓮   展開山海之間的藝術冒險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