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金門縣陶瓷廠即將於本年度10月迎來建廠一甲子紀念,雖然面臨產業生態改變與轉型的嚴峻挑戰之際,仍然基於承載金門陶瓷文化產業發展歷史的豐厚歷史脈絡,就收藏品與歷史脈絡進行系統性的盤整與調查。金門陶瓷廠廠長何桂泉表示,將積極強化陶瓷廠歷史、文化層面的底蘊與自明性,並據此引導民眾認識本縣陶瓷產業發展歷史與製作生產工序,亦陸續邀請著名藝術家來廠創作,欲使該廠由單純的生產製造,延伸擴大走入社區協作與文化層面的產出,讓陶瓷工藝文化能在發展中,扮演更具全國官窯代表性和金門在地性的軸承角色。
據了解,金門縣陶瓷廠於民國52年創設,初期係基於本縣盛產瓷土因素,政策性設置作為地區陶瓷產業發展的火車頭外,也基於該特殊身分承擔當時軍管邀請國外貴賓、藝術家、政商名人勞軍行程接待的重要任務,除國人熟知的二蔣總統外,也曾接待過美國訪問團、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以及張大千、鄭善禧、李錫奇、朱為白、席德進等知名藝術家,這些藝術家當時跟隨「文化上前線」的勞軍活動來金參訪期間,就曾在陶瓷廠留下不少作品。
這部份的歷史與陶瓷作品緣由,何桂泉廠長指出,陶瓷廠因過去配合金門防衛司令部勞軍或外賓參訪接待任務關係,常有政商名流來廠參訪,來廠貴賓也常會於素色瓷瓶或瓷盤上進行彩繪創作留念,除此之外,許多本廠彩繪班資深藝師於廠服務期間,也曾創作相當多優質作品收存於廠內,基於這些因素,多年累積下來便收藏不少創作品。
民國86年因應縣府「文化金門」施政方向,於廠內門市部二樓空間成立金門陶瓷博物館,提供這些收藏品適當的展示空間,較為可惜的是一直以來皆沒有機會系統性的進行盤整與詮釋,也較為缺乏文獻紀載創作時間,致使藏品介紹與描述訊息較為不足,因此這次陶瓷廠排除困難,在自負盈虧的財務條件下特別委託調查團隊協助盤整工作,除了進行照片紀錄、丈量,完整清點並造冊全廠1233件作品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全面檢視每件作品的落款、創作特徵等,梳理出較為細緻的詮釋資訊,以便為後續的陶瓷博物館展示更新踏出第一步。
何桂泉廠長強調,在後續透過系統性的更新與歷史調查,重新把陶瓷廠60年來經歷的重要歷史與這些作品的藝術價值重新介紹給國人。何桂泉說,除了藝術家創作品之外,本次盤整過程中也發現了不少早年酒瓶、藝品設計原型與試作品,鑒於陶瓷廠多年來持續以供應陶瓷廠60年來經歷的重要歷史為主要業務核心,早年也曾與金酒公司、臺酒公司合作開發多項酒品,酒瓶的生產歷史也是金門陶瓷廠生產歷史的重要脈絡,廠方目前也正基於相關的發現,積極辦理盤整與爬梳,希望將這些珍貴的產品留下文史資料。
相關連結:島嶼工藝 政府給利 工藝中心與金門縣府簽署合作備忘錄 彰顯地方聚落工藝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