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配音與字幕孰佳? 從寄生上流談起

【特約撰述/維克多】

聯合報2月27日刊出「電影沒字幕 法國堅守配音」一文,提到美國川普總統對於本屆美國奧斯卡最佳影片頒給南韓電影「寄生上流」,表示不滿,原因是他不習慣看2小時的字幕,而法國亦少見字幕電影。

字幕電影的缺點是破壞畫面完整性,受到空間字數的限制,無法確實表達原意等,但是製作技術單純,只需一人即可,成本遠比配音低廉,不像配音,需找到男女老少等多人,分別飾演片中不同角色,加上早期在台灣還有推展國語的因素,所以一直沿用至今,國內觀眾習以為常。

▲2008年7月巴黎電影節,百萬武俠導演郭南宏(左)出席回顧展的映後座談會,名製作人王琮(右)擔任傳譯。(圖/維克多提供)

台灣電影外銷海外的版本大部分也用字幕,然而像七、八零年代百萬武俠導演郭南宏,他的少林十八銅人系列在全球,尤其是在東南亞瘋行,除了使用字幕版外也發行英語配音版本。至於詬病的字幕破壞畫面影響品質,也並非絕對,例如我國導演侯孝賢、楊德昌等導演,在講究電影品質的歐洲坎城、威尼斯及柏林等影展,送選的版本多為配字幕版本,並不影響他們的獲獎,在電影院的商業發行上也是如此,常住海外的國內人士,往往有幸在電影院看著畫面聽著熟悉的國語,倍感親切,猶如回到家鄉的感覺。

▲2008年3月法國馬賽電影節舉辦侯孝賢電影回顧展,現場張貼之電影海報。(圖/維克多提供)

早期國片因為香港演員講廣東話,所以配普通話極為普遍,後來兩岸三地開始合拍電影,產生了口音的問題,有些導演堅持用演員原音不用配音,就會發生口音不一的有趣現象,例如李安的臥虎長藏龍,楊紫瓊、章子怡及張震,口音各有特性。不過近年來,由於合作時間長久,入境隨俗,情況已大為改善。

電影是門綜合藝術,所謂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配音或是字幕,是協助電影工作者創作、發展的工具,不是畫地自限的框架,我們更應以開放的心懷來支持電影工作者。

▲侯孝賢首部在法國商業發行的電影:冬冬的假期,1988年12月在巴黎Cluny Palace戲院上映。(圖/維克多提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