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述/雪莉】
一位藝術家的養成絕非偶然,更多時候是歷經生活環境的洗禮而養成,隨時關注周遭的改變,體驗日常的不容易,把握機緣,任其豐富人生的挫敗、失意,一次又一次的波折洗鍊後,總能從黑暗中窺見一絲曙光,尋覓一條能夠將興趣與生計兼得的道路,盡情翻轉人生,感受處處皆是喜悅歡愉,這是何等的幸福!
在1972年,薛平南教授甫從藝專畢業並留校任助教一職,當時的他很擔憂弟弟薛志揚,他從國中「放牛班」畢業,卻無意升學,人生失去方向,於是弟弟隨著大姐夫多次出海捕魚,但是乘風破浪的討海人生,畢竟不是那麼容易駕馭,最終薛志揚選擇留在家中協助父親經營礦油行。
為人兄長的薛教授心心念念,從沒忘記提攜弟弟,試圖協助志揚找到人生目標,他憶起弟弟曾獲高雄縣國中組的書法首獎,為此發現欣喜若狂,心想或許藉由藝術可以使弟弟自信重建,於是親自南下帶著他北上報考復興商工美工科,薛志揚順利錄取。於復興商工求學時期,他在書藝方面的天分得以展現,於是漸漸培養出對藝術的愛好,各種媒材創作中,以油畫表現最為出色,薛志揚也曾獲全省美展優選;此外,他在書法方面受教於溥孝華老師(溥心畬哲嗣),也曾多次代表學校參加書法比賽,獲獎無數,從此拾回向學的喜悅。
薛志揚於復興美工科畢業後,賦閒在家等著服兵役,同年正值王壯為教授退休,需要一位「書僮」協助鈐印拓款及磨墨伸紙,於是他隨侍壯師,在那段時間,有幸深入觀察壯師的治印過程,從寫稿、上石、奏刀、修飾、行款,感悟良多,而且壯師也慧眼識璞玉,親力親為的指導他,鼓勵志揚嘗試刻印,他的早期作品即如老手,不見稚弱之態,尤其傳達壯師風格神韻,無人能出其右,並深受壯師愛惜,不久即入「王門七子」。在別人眼中看似沒出息的書僮,其實是匹千里馬呢!
生活中所受到藝術潛移默化的影響,薛氏兩兄弟皆致力於篆刻創作,誰說書篆的世界是黑白的?端看這兩位篆刻家因創作而使人生發光,變得更繽紛燦爛。今年五月初在國立國父紀念館「建館50週年館慶典藏特展」中,有幸欣賞到薛平南篆刻的「博愛心傳」及「國立國父紀念館典藏」兩方印章,及薛志揚學生時代參加全國青年書法比賽的篆書對聯作品,這對薛氏兄弟在藝術上的努力,實為藝壇佳傳!
古人習以書法記載歷代史實及過程,且在過去科技不發達的年代,人人皆須學習各種書體,人與人的溝通凡是婚、喪、喜、慶皆以書法題字相互交流、祝賀、勉勵。今隨著時代E化,書法的實用性似乎被淡化,反觀其藝術性卻大幅躍升。喜研詩書且堅持保存中華傳統文化的薛平南教授,可說是堅守傳統藝術守門人,努力傳授書法之美,並倡導書法於生活上的美學提升及實用性。今年女兒新居落成,他們伉儷應邀到女兒家作客,細心的他觀察到女兒家中的變電箱跟居家設計有些許違和感,於是回家後欣然題字相贈,日常中默默地實踐生活藝術,但更多的是傳達一位慈父對兒女的關愛。在薛教授的教室裡,也掛設一幅爺孫天倫圖,每當乖孫到薛教授工作室時,他總喜歡扮起書僮樣,更喜愛趴在爺爺的背後仔細觀察一位篆刻家如何地慢工出細活,這樣的風景,對薛家人而言,是再熟悉不過的祖孫之愛!
藝術的魔杖讓曾經沒有人生目標的迷途羔羊,指引出人生的方向,自此走向開闊的藝界人生。回顧薛志揚老師從「討海人」轉身為「篆刻家」的奇幻之旅,感動薛氏兄弟同氣連枝,二薛並美,在印藝寫下絢麗篇章,名垂印史!
(本文作者為藝術工作者)
相關連結:飛離杜鵑窩 瀟灑手藝揮 – 千一萍的藝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