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情懷 王者象徵 漢代玉器國璽 質麗型美價值不斐備受青睞

漢代帝王的三合一的帝璽,由小到大為劉秀之印、文叔皇帝玉璽及光武帝璽。(記者 辛澎祥/攝)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漢代古玉在中國玉器發展史上極負盛名,是玉器光熱輝煌時代,玉製品也體現出漢人獨特的審美情懷,漢代古玉的精緻美麗也備受世人讚嘆,玉器在工藝上的進步,讓玉石雕刻呈現出更多的形式與特色,也使得漢代玉器表現出王者之玉的象徵,由於玉器多為皇室貴族專用,漢代之風和唯我獨尊的霸氣之勢,漢代社會繁榮穩定國泰民安,是藝術鼎盛時期推升玉器邁向高峰。

漢代帝王的三合一的帝璽,由小到大為劉秀之印、文叔皇帝玉璽及光武帝璽。(記者 辛澎祥/攝)
▲漢代帝王的三合一的帝璽,由小到大為劉秀之印、文叔皇帝玉璽及光武帝璽。(記者 辛澎祥/攝)

在漢代玉印史實中,印章作為一種具有民族歷史文化特色的藝術類型,如奇葩般在博大精深的中華藝術天地綿延不斷地散發出獨特氛香,吸引人們進入這方寸世界。官印是古代歷朝各級官吏的權力象徵,天子印章謂為璽,漢璽則更具古文物的代表,青銅與玉石材質為多,隨著漢代與西域交流的強化,而出現獅龍象與辟邪等動物形制的印紐。漢印的文字佈置,一個字為一個充滿的方形,如四個字則由四個小方形組合為大方形,這樣的形式規則也樹立了漢印國璽的莊重雅致,成為文化發展歷程的重要階段。

圖上下:漢代劉秀(文叔皇帝)的玉璽,精雕細琢下的玉器更顯秀麗多彩,令人讚嘆。(記者 辛澎祥/攝)
▲▼漢代劉秀(文叔皇帝)的玉璽,精雕細琢下的玉器更顯秀麗多彩,令人讚嘆。(記者 辛澎祥/攝)

漢印在用印製度和印章風格是承秦繆篆,書體平直方正,方中帶圓,屈曲環繞,端莊厚實,而繆篆出現是印章文字史上最大變革,加速了印章藝術的發展,影響至今。宣和堂主人曾國良也在漢璽的收藏過程中,體會到漢玉古印的精美華實,從劉欣之璽、到漢光武帝璽,以及劉莊之璽等代表珍璽,從玉璽的發展脈絡與帝王在開創玉石印章所展露的社會性與獨具的朝廷用器,更可一窺玉璽的高貴氣息,呈現出精緻安排且風格多樣的特質。

曾國良老師表示,劉欣是西漢第13位皇帝,在位6年,在祖母皇太后傅昭儀實際掌權下,西漢自此名存實亡,即位時為集權誅殺漢成帝時期所提拔的大臣,尤其是以太皇太后王政君與王莽為首的王氏家族,將曲陽侯王根免職,並給母親丁太后和妻子傅皇后的親戚加官晉爵,王莽反對以漢哀帝祖母傅氏和生母丁氏上太皇尊號觸怒傅昭儀,王莽被迫辭去大司馬一職,即便後扶植漢平帝,但西漢政權從此旁落。曾國良老師指出,劉欣皇帝登基時期,仍傲才恃己,對玉璽的製材維護極具心思,而他所藏的劉欣之璽,則重達1320公克,長方為8.4公分×8.4公分,高為11.8公分,玉質器型優美,能流傳至今,實在難得。

圖上下:漢哀帝劉欣之璽,從雕工紋路到器型的精緻度,展現漢朝在玉器工藝上的極致成就。(記者 辛澎祥/攝)
▲▼漢哀帝劉欣之璽,從雕工紋路到器型的精緻度,展現漢朝在玉器工藝的極致成就。(記者 辛澎祥/攝)

 

談到光武帝璽,曾國良老師表示,漢光武帝劉秀為漢高祖劉邦九世孫,在新朝王莽時期國家動盪、寇盜蜂湧,新朝地皇三年與兄長劉縯在宛起兵,他是漢哀帝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姪子,他與劉歆都是大儒,一起當過皇門侍郎,後來從王太皇太后處取得傳國玉璽,自立為帝。劉秀在西元二十五年掃平各方勢力統一中國,在位三十二年,社會逐漸從新朝末年的動盪中恢復元氣,故稱光武中興,因其寬厚有信,竇融記馬援由此歸心,而光武之神武不可測,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獨焉,亦光武允冠百王矣。光武帝璽的皇室玉璽,乃至文叔皇帝及劉秀之印,皆以字為皇帝名,也是中國歷代史上少見,存於今更顯珍貴。

漢光武帝和田白玉帝璽出土後產生硃砂沁的玉石質地,在光照下顯得褶褶亮麗,讓人驚豔無比。(圖/曾國良 提供 記者 辛澎祥/攝)
▲漢光武帝和田白玉帝璽出土後產生硃砂沁的玉石質地,在光照下顯得褶褶亮麗,讓人驚豔無比。(圖/曾國良 提供 記者 辛澎祥/攝)

至於劉莊之璽,曾國良老師表示,劉莊在位二十八年的執政期間,因生性聰明,十歲能讀春秋,三十歲即帝位而集權統治,在佛教於西漢末年傳入西域時夢見金人,其名日理,於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書及沙門,遂於洛陽建立中國第一座佛教廟宇白馬寺,次外派班超出使西域,復通絲稠之路。後漢書記載,西元五十七年光武帝時人口二千一百萬,明帝在不到二十年間增至三千四百萬人,與隨後的章帝時期,史稱明章之治。劉莊治國,皇璽施行備增史實文采,而劉莊之璽也在漢朝的精武時期彌足珍貴,傳世之作更添一筆。

漢明帝劉莊之璽,紋路與象型在雕工下顯得精萃亮麗。(圖/曾國良 提供 記者 辛澎祥/攝)
▲漢明帝劉莊之璽,紋路與象型在雕工下顯得精萃亮麗。(圖/曾國良 提供 記者 辛澎祥/攝)

曾國良老師指出,漢光武帝之璽屬子母璽的三印合一型體,大印重達2.5公斤,中為1.5公斤,小為0.43公斤,長高在8公分至11.8公分之間,計2.5公斤重,為和闐白玉硃砂沁的玉材,見證了2000年前的朝代歷史,在此史實長流中披上硃砂沁,更能呈現質美深邃的面貌,歷代皇帝玉璽有此雕工精緻確也少見。劉莊之璽,則為長8.4公分×8.4公分,高為11.2公分,重達1320公克,流傳至今更顯難能可貴。

漢光武帝璽的四邊浮雕帝國征戰功績,其玉石質地在光照下顯得褶褶亮麗,讓人驚豔無比。(圖/曾國良 提供 記者 辛澎祥/攝)
▲▼漢光武帝璽的四邊浮雕帝國征戰功績,其玉石質地在光照下顯得褶褶亮麗,讓人驚豔無比。(圖/曾國良 提供 記者 辛澎祥/攝)

細數衡斷玉璽,宣和堂崛起於大陸古物鑑賞家凋零與新一代的青黃不接劣勢期,價值不斐且具鑑賞質量的古文物更為稀有與獨特,在歷史長流中獨具慧眼珍藏古物如玉璽,可謂為史實文獻中的寶物覓得上乘去處,也算是為中國泱泱五千年的風華留駐謹守的本分與心境了,至此對道德良善的古物收藏家更寓感佩之心矣。

相關連結:絕跡天塵三千年 殷商水晶酒器工藝渾然天成 見證寓意獨特酒文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