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陸地與海上的界限  馬祖藝穗行動展現場域聚落與文化地景多樣風華  備受矚目

▲出席馬祖藝穗行動的主協辦方與出席藝術家。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和上帝最接近的山海大地「馬祖」,有著讓人著迷的人文地景,隨著時代的轉變與賦予多樣元素的融入,讓馬祖的文化質量與自然風華深深打動人心。由連江縣政府文化處所主辦的2024馬祖藝穗行動,以「場域 地景 聚落」為主題,呈現馬祖豐沛文化與創新藝術的樣貌,當2010年馬祖戰地文化獨立列為一項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使得馬祖列島的戰地文化資產價值更加受到重視,更加使得馬組藝穗行動在加入藝術創新元素後,彰顯其藝術妝點馬祖群島的重要性,亦使此年度大型藝文活動的啟動備受社會高度關注。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曉雲致詞時表達活動所深具的正面意義與文化價值。(記者 辛澎祥/攝)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曉雲致詞時表達活動所深具的正面意義與文化價值。(記者 辛澎祥/攝)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曉雲12日在行前說明會上表示,歷經長時期的發展歷程,馬祖從漁村到戰地,再到自然與人文交織的美麗大地,從馬祖國際藝術島所掀起的視覺與體驗,從臺灣、兩岸延伸至國際,馬祖重新面對世界之際,讓故事濃郁且創作豐沛的各類型活動更具有與生俱來的生命力,藉由藝術創新的能量,讓馬祖更加生生不息,也蘊涵著無止盡的質美元素,為已展開的馬祖藝穗行動增添更多美麗的話題。

▲計畫主持人的黃琬雯教授,在行前說明會上說明藝穗行動的內容、場域與時程。(記者 辛澎祥/攝)
▲計畫主持人的黃琬雯教授,在行前說明會上說明藝穗行動的內容、場域與時程。(記者 辛澎祥/攝)

本活動的計畫主持人黃琬雯教授說明了藝穗行動的內容、場域與時程,也為現場將參加並未曾到過馬祖的年青藝術創作者建構未來登島的藍圖。黃琬雯指出,馬祖藝穗行動是以藝術與設計創作背景的青年為主體,以馬祖戰地文化景觀為現地創作與藝術共創發生的場域,今年馬祖藝穗行動的創作範圍則從南竿島仁愛聚落至津沙聚落,並包含沿線的軍事據點,以三大主題來開展多樣多元的創作類型,為期兩周的深度探索與廣度創作,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更趨於緊密,在修復人與土地的關係上找到原生的價值。

▲在馬祖服役時擔任部隊連長的張漢威教授,回憶當年馬祖的種種點滴,可說五味雜陳。(記者 辛澎祥/攝)
▲在馬祖服役時擔任部隊連長的張漢威教授,回憶當年馬祖的種種點滴,可說五味雜陳。(記者 辛澎祥/攝)

為了讓與會的年青創作者對憧憬與想像中的馬祖有更清楚的寫實光影,主辦單位特別安排了兩位馬祖通的外地人張漢威教授與兼具藝術家暨建築師背景的梁豫漳與會,陳述他們過往在馬祖服役、生活與創作的歷程,回憶馬祖的種種所流露出的深摯情感,讓現場出席貴賓備感難忘與感動。

▲出席馬祖藝穗行動的主協辦方與年青創作者,行前開心合影留念。(記者 辛澎祥/攝)
▲出席馬祖藝穗行動的主協辦方與年青創作者,行前開心合影留念。(記者 辛澎祥/攝)

張漢威以當年在馬祖服役時擔任連長的歷程,講述不少趣事,也期待年青創作者未來在活動中將這些元素融入,藉以豐富作品的內涵。梁豫漳建築師則以馬祖老兵之姿,述説著他從在馬祖當兵的軍旅體驗到25年後重返馬祖的創作心境,表達他所強調的在馬祖必然能打開陸地與大海的界限,踏上馬祖土地後真實與深刻的體悟,格外珍貴。

▲馬祖的好山好水,山海連天的美麗景致,讓人流連忘返。(記者 辛澎祥/攝)
▲馬祖的好山好水,山海連天的美麗景致,讓人流連忘返。(記者 辛澎祥/攝)

參加馬祖藝穗行動的計有15名年青創作者,根據場域分為三組,戰地場域是53據點,漁村聚落則為鐵板村,還有消失的據點(51、52及54據點),藝穗行動則鼓勵地域材料的運用,強調作品的概念、實驗性和創意,場域引發創作的可能亦涵蓋了物質的媒材、非物質的媒材與歷史的記憶故事等,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能在時空環境轉化與變幻的現階段,從所處及熟悉的戰地場域中,彰顯文化地景與延伸漁村聚落風華,建構年青藝術家的創作想像,開拓馬祖生態及文化願景的極大可能性,執行單位的師生團隊創意發想,讓活動展現未演先轟動的氣勢,格外受到矚目。

 

 

相關連結:生紅過夏   山海驚豔   馬祖國際藝術島熱鬧預告登場   打造四鄉五島想像新視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