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由來從古話今 拍賣會拍什麼?

游文玫

【特約撰述/游文玫】

2020年,當全球正深陷疫情危機的時候,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鑽研拍賣理論的二位美國經濟學家,史丹佛大學的保羅‧米格羅姆(Paul Milgrom) 以及羅伯特‧威爾森 (Robert Wilson),獲獎理由是他們對拍賣理論的改良以及新拍賣機制的研發。當學者用拍賣制度來改善我們日益複雜的交易行為,其實「拍賣」在幾千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拍賣會最早是拍什麼呢?

拍賣(Auction)是一種有趣的交易形式,賣方總是希望能把物品賣給出價最高的人,買方則總是希望用最低的價格買到拍品,在拍賣場上往往能見到最真實的人性。然而,拍賣會剛剛興起的時候到底是拍什麼呢?且讓本人先來分享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要從法國十九世紀學院派的著名畫家和雕塑家讓•萊昂•熱羅姆(Jean-Leon Gerome﹚於1863年創作的一幅布面油彩作品《拍賣奴隸》談起,這幅畫作描繪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期,奴隸交易的場景。畫作中央有位看起來非常年輕健康的女奴,她赤裸著身軀站在高台中央等候被拍賣,爭相競價的商人們伸出手指示意購買女奴的價格,女奴害怕地用手捂住了雙眼,她不敢看台下這幫瘋狂競價的男人,只能聽憑命運擺佈,《拍賣奴隸》這幅作品目前現存於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艾米塔吉博物館。

▲讓•萊昂•熱羅姆(Jean-Leon Gerome﹚《拍賣奴隸》。(圖/俄羅斯 聖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館館藏官網https://www.hermitagemuseum.org)
▲讓•萊昂•熱羅姆(Jean-Leon Gerome﹚《拍賣奴隸》。(圖/俄羅斯 聖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館館藏官網https://www.hermitagemuseum.org)

第二個故事是發生於1859年3月3日,被稱為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奴隸拍賣會。農場主人皮爾斯‧巴特勒 (Pierce M. Butler) 將436位為他工作的奴隸以及在他的農場上誕生的奴隸小孩和嬰兒,帶到喬治亞州薩瓦那市的跑馬場拍賣。最後436位奴隸被分屬不同買家拍走,朋友、親人被迫拆散,骨肉分離。這些奴隸們心都碎了,因為他們知道永遠不會再見到彼此的親友,這場拍賣會稱之為「落淚時光」(The Weeping Time),事件被記載在美國國家圖書館網站中。

上述兩個故事內容講的都是拍賣奴隸,大家就可以知道最早的拍賣會,在拍什麼呢?答案就是拍人。早在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將其旅行中所見所聞,寫成西方文學史上第一部散文作品《歷史》,書中記載了古巴比倫(公元前189—前729年)婚姻市場上拍賣新娘的記述。所謂拍賣新娘,就是以婦女為拍賣標的的一種拍賣活動,將適婚女子按美麗、醜陋、健康、殘疾的出場順序先後拍賣,讓出價最高的男子得標成為新郎,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撰寫拍賣行為的文字記載,其著作成書距今已超過2500年。

拍賣行的興起 竟然跟戰爭有關

古巴比倫、古希臘、古埃及的拍賣歷史悠久,前後延續跨越千年,是世界拍賣史上的第一個里程碑。然而拍品以人為主,反映了奴隸社會與買賣婚姻的殘酷現實。在當時拍賣內容單一、拍賣標的匱乏,也沒有拍賣機構,拍賣活動零星而散見,拍賣未形成規模,亦未能形成普遍運用的買賣方式。而真正的商業拍賣應該是由羅馬共和時期所開創,在保留奴隸拍賣的基礎上,由於羅馬對外積極的軍事擴張,在長期的掠奪戰爭中,羅馬商人和士兵找到了一條共同發財之路,羅馬士兵不僅在戰場上充當拍賣人,而且班師回城後,仍經常在城門之外擺攤,繼續拍賣自己囤積或尚未售出的戰利品,羅馬執政者也用拍賣方式處理敵產以擴充財源,因而出現了商品拍賣,拍賣行遂應運而生。羅馬著名諷刺詩人尤維那爾曾留下對羅馬城內人們去拍賣行找工作的描述,就連古羅馬文學「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抒情詩人賀拉斯,也是出生於拍賣商家庭,其所著的《詩藝》則是古羅馬時期文藝理論上的最高成就,被古典主義文學視為經典之作。拍賣行的初萌與興起,是古羅馬對拍賣產業發展的一大貢獻。

▲作者游文玫主持拍賣會。(圖/帝圖藝術提供)
▲作者游文玫主持拍賣會。(圖/帝圖藝術提供)

拍賣品包羅萬象 無所不拍

除了古代拍人、拍戰利品,其實拍賣還可以運用在很多方面,發展到現今,拍賣會標的包羅萬象,包括高經濟收藏價值農副產品的茶葉、沉香、酒類,以及花卉、蔬菜、水果、糧食;經濟動物牛、羊、馬、魚等;交通工具各類車種;林業、房屋建物、土地、股權、債權;無形資產拍賣例如知識、商標、技術、冠名權、商譽權、著作權、圖案、商業秘密、特許經營權、音樂戲劇的首演權等,以及我在擔任拍賣官時,最擅長的文物藝術品拍賣。文物藝術品拍賣物品範疇包括在西方文物拍賣較常見的繪畫、雕塑、攝影、唱片、郵票、海報、鑽石、珠寶、錢幣、各種紀念品、信件、手稿、名人用品、名人遺物、部落文物、家具等;在東方文物拍賣較常見中國藝術品繪畫、書法、瓷器、玉器、碑刻、文房用品、竹木雕、陶器、金銀器、攝影、玉璽印章、家具、錢幣、珠寶、絲織品、茶壺、佛像、石器、青銅器等。隨著人們追求時尚,精品業發達暢旺,名牌包、鐘錶、骨董衣、皮件等拍品,也撐起了時尚精品拍賣的一片天。

網路無遠弗屆的發展也激發了人們的創意,在網路上推出非常奇特的拍品。在2012年3月,有一位美國女子拿出她在3年前吃剩的一塊炸雞塊來拍賣,最後竟以8,100美元的高價拍出,只因為這塊炸雞跟美國的前總統喬治•華盛頓頭像非常相似;還有一個也蠻有趣的拍品,在2010年8月,聲稱是披頭士著名搖滾樂手約翰藍儂生前使用過的私人馬桶在網路公開拍賣,最終以9,500英鎊高價拍出。有人拍長得很像美國前總統的一塊炸雞,有人拍馬桶,拍品真是無奇不有。

▲非洲部落藝術馬利博若族(BOZO﹚夫妻動物雕像。(圖/新象40周年2018拍賣會圖錄)
▲非洲部落藝術馬利博若族(BOZO﹚夫妻動物雕像。(圖/新象40周年2018拍賣會圖錄)

帶著敬畏之心 游文玫主槌部落藝術

而本人拍過最特殊的拍品應屬非洲部落藝術(Tribal Art﹚吧!歐洲藝術家從20世紀初期開始,受到非洲部落雕塑美學的超強影響,卡爾 •愛因斯坦 (Carl Binstein)和利奥•弗羅布尼烏斯 (Leo Frobenius) 等藝術史學家相繼發表了關於非洲部落藝術主題的重要著作,許多藝術大師包括畢卡素 (Pablo Picasso)、布朗庫西 (Constantin Brancusi)、馬諦斯 (Henri Matisse) 等,也都曾受到非洲部落藝術的啟發。2018年12月我曾在一場拍賣會中,主槌一批非洲部落藝術作品,拍品包括視覺出色與創造明顯的馬利博若族(BOZO﹚夫妻動物雕像、象徵神聖鐵匠的布吉納法索波波族(BOBO﹚大型牛面具、現代感極強的加彭芳族(FANG﹚白色面具、代表智慧守護的象牙海岸賽駑佛族(SENUFO﹚預言鳥雕像、奈及利亞貝寧族(BENIN﹚典型的貴族藝術作品金錢豹銅雕像、代表權力的布吉納法索洛比族(LOBI﹚蛇型權杖。非洲部落藝術由貴族權力、精神象徵、造型現代,三個主軸環扣所帶來的視覺衝擊,這些拍品帶著些許不可言明的神秘與傳說,觸發人們的無限想像與對大自然的原始敬畏。

▲非洲部落藝術象徵神聖鐵匠的布吉納法索波波族(BOBO﹚大型牛面具(圖/新象40周年2018拍賣會圖錄)
▲非洲部落藝術象徵神聖鐵匠的布吉納法索波波族(BOBO﹚大型牛面具(圖/新象40周年2018拍賣會圖錄)

 

(本文作者為中華文物藝術拍賣協會理事長/藝術品拍賣官/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秘書長)

 

 

 

相關連結:台灣藝術拍賣產業 起伏跌宕中勇於前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