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遊走七海 茶客、茶奴、茶瘋子 – 導演王敬聰

導演王敬聰

【特約撰述/雪莉】

「茶人,心不在茶?僧人,心不在佛? 凡人,心不在焉?在不在意?自在莊嚴。」這就是導演王敬聰的生活茶禪。只見談笑之間,年過半百的他一邊品茶,一邊娓娓道來這茶香是如何觸發他的味覺及嗅覺,並融入日常觸發奇思妙想,禪心不纏心,知世故而不世故,因為一肚子好茶除了勝過一肚子苦水,更勝過一肚子壞水。

「莒光園地」節目受眾曾達百萬,而王敬聰曾在國防部內潛修12載,他不僅拍攝過黑貓中隊紀錄片《高空的勇者》,也擅長舞臺劇的製作與編導,他所執導的作品包含天文學家孫維新教授編劇的《法拉第的一生》、《哈雷與牛頓》、《星空的立法者-克卜勒的一生》等戶外大型舞台劇,也於八二三砲戰50周年時,擔綱編導「鋼鐵的八二三」 音樂劇,而孺慕佛、道的他,更將對戲劇的熱愛,投注於編導《佛心─鳩摩羅什》及夢蓮花基金會《大寶神珠》、《吉星高照》等舞臺劇,至於有關茶葉的戲劇是他下一階段的夢想。

王敬聰導演。(圖/王敬聰提供)
▲王敬聰導演。(圖/王敬聰提供)

前些日子王敬聰看完《茶金》首播,隨即沏上一壺「著涎」,他感受到姜阿新一生的起伏,大半是在茶葉堆裡打滾,只要時局一變,亦是人走茶涼。他曾想茶葉若被小綠葉蟬咬一口,啟動植物的防禦反應,合成單萜類及醇類物質,散發出花果蜜香,便增添風味。而歹人一張口卻人言可畏,如同人心被歹人一咬,反而使我們內在更成熟、成就更豐富的人生!而品茶有如行走江湖穿梭茶林,一路會遇到瘋子、傻子或半調子,茶會有獨練、團練、盲修瞎練,遇知己會心一笑,遭白眼勿忘初衷,江湖水深,而飲者冷暖自知,回甘人生。

紫金淳喜迎圖年,特製兔年古樹茶餅。(圖/王敬聰提供)
▲紫金淳喜迎圖年,特製兔年古樹茶餅。(圖/王敬聰提供)

潛心察覺每一件事情的因緣,王敬聰無論是研討佛道、寄情茶道、遊於藝界,亦或埋首編輯雜誌,每當他想從書裡搜尋某一些資料,只要靜下心來,單憑直覺一翻書冊,就可在那本書頁中找到正解,這種經驗屢試不爽。後來他發現泡茶時也有相通的道理,在什麼樣的天氣裡,面對哪一種人,想要品哪一味的茶,每個「決定」都在每個「覺定」之間,其中有很微細的連結,但就深怕思慮過多,反而弄巧成拙,一旦把心給走偏了,茶也就跟著走味了,王敬聰總喜歡試煉自我的心性及覺知,並深信心有靈犀!

「靜下來喝杯茶?還是喝杯茶靜下來?」這個問題時常被討論,但其實也沒有一個定數。又何謂好茶呢?好茶無他,一杯神清氣爽,兩杯心曠神怡,三杯氣定神閒。不過想喝杯好茶,總得找套好茶具。在清嘉慶時,曼生十八式是紫砂壺器中的經典,後世壺款多受其影響,曼生壺中的匏瓜指的是單身的男子,當年隻身上任的縣令陳鴻壽,在公餘將文人壺的精神發揮到極致,尤其遇到製壺高手楊彭年,兩人一見如故、一拍即合,方有此傳世系列之作。

臺灣少見手工團茶。(圖/王敬聰提供)
▲臺灣少見手工團茶。(圖/王敬聰提供)

筷子一雙腿,行遍天下萬張嘴。茶壺一張嘴,滿足天下萬張口。茶能顯貴於皇室,也能走進尋常百姓家。王敬聰曾看到一張日本陶藝家高橋弘到顧景洲大師家拜訪的合影,現在顧大師的壺作拍賣價早已破億臺幣,而當時相片裡他們兩位所用的茶具卻不見細巧,由此可見當年生活的清簡,臺諺有句「做木的無床」、「賣磁的吃缺」,今日精緻茶文化,也當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從喝茶、品茶、到買茶、藏茶然後再創「紫金淳」古樹茶品牌,王敬聰回憶過往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他認為可以從多元面相去深入了解茶,他把每泡茶都當第一次相遇,首泡皆甜,一如人生初相見。一位資深茶友曾跟他分享好茶定義因人而異,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因此所愛好的口味也各有不同,於是王敬聰學會「聽其言,觀其行」,把自己認定最好的放在心裡,然後把最適合的分享給大家,「內方外圓」才是皆大歡喜的品茗之道,喝茶本該因材施教。

品一杯好茶,猶如環遊世界一周。(圖/王敬聰提供)
▲品一杯好茶,猶如環遊世界一周。(圖/王敬聰提供)

王敬聰認為人生如茶,以普洱茶為例,從小時的青澀懵懂,再到年輕氣盛,然後歷練得成熟穩重,最後便看盡千帆,老僧入定。品茶,就像是旅行,沖一壺臺灣高山烏龍茶,再加上一泡福建武夷岩茶,在這片刻時光,就能馬上橫越臺灣海峽;而品一杯春茶,再聞一杯冬茶,那麼一年就在彈指須臾;如果喝完新茶,再喝半百老茶,那就是從孫子喝到老爺茶。喝茶,猶如跳上茶葉編織的魔毯,可以在片刻間穿越時空,遊走七海,試問:這乘著觔斗雲的旅行團,您到底跟還是不跟?

(本文作者為藝術工作者)

 

 

相關連結:音樂令人身心柔軟 藝術使親情更顯溫暖 高惠芬的藝漾人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