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藝術與導電科技手牽手 「來⾃未來的朋友—第三⾃然的纖維材料庫」線上開展(下)

【特約撰述 / 郎亞玲】

何謂「第三自然」?策展論述借用安娜.羅文豪普特.秦(Anna Lowenhaupt Tsing)的《末日松茸》一書提出的概念:當人類經歷原始自然生態關係的「第一自然」階段;又經過資本主義與工業發展下環境改變的「第二自然」階段;將進入「第三自然」階段.指的是人重新和自然取得連結,開發非常規生產系統下的各種可能。換言之,即便是「物質性」的材料,也有其不落言筌的「精神性」,透過各種語言,圖像、行為,傳遞、感染、擴散,這些屬於創作者的養分,正孕育著新作品的面世,這也是「纖維材料庫」概念可大可久的設置意圖。

「第三⾃然的纖維材料庫」收集各種自然纖維與半成品。(圖/鍾孟君攝)
▲「第三⾃然的纖維材料庫」收集各種自然纖維與半成品。(圖/鍾孟君攝)

踏入展場,無人不被巨大突兀的鷹架震懾住,模擬纖維素材的線性結構,但以粗曠、剛硬、堅實面貌呈現,恰與纖維的細瑣、柔軟、彈性形成對照。鷹架在都市建築過程扮演的「過渡性」角色,散發幾許滄桑與廢墟感,乘載其上的是一百多種各類纖維材料(包含天然纖維與另類纖維),同樣訴說著人類文明發展中纖維創造的各種生活機能與物件,物換星移,成就需求與美好。三位策展人提出的「材料庫宣言」如是說:

目的並不在建立一個周全的「材料庫」,而是藉由建立一個材料庫來表達一個「開放的」、「合作共生的」、「多樣性的」、「推測式的」、「未來性的」,其核心精神在於打開邊界,除了在地性材料、技藝與另類纖維的交流,也有著認知邊界的擴充。………它的多樣性精神,取代了社群的同質性,目的在探索各種可能;提示於眼前的未來,式不確定性中的開放式結局,是一個共創之地。

強調「開放」、「合作共生」的「纖維材料庫」(圖/鍾孟君攝)
▲強調「開放」、「合作共生」的「纖維材料庫」(圖/鍾孟君攝)

在地下室的展場,有藝術家和工作坊學員的許多實驗創作。在「發酵晚宴」這個主題下,策展人楊偉林以紅茶菌膜和構樹纖維衍生對生活美學的探討;還有策展人施惟捷太陽能裝置的作品;以及另外兩位國外藝術家以投影與文件展出的作品。楊偉林在疫情「封閉」的生活中,卻有更多關於人與自然、人與人關係的思考。她在一個偶然開始接觸食物的「發酵」技術,她用的紅茶菌膜是另類纖維素,可作為代用皮革,而發酵製成的飲品「康普茶」則是一種健康飲品。「發酵的餐桌。交換的滋味,懸念的語言。隔離的彼此」道出她疫情生活的切片。她認為此刻特別感受到全球與地域、群體與個人、社交與孤立,然後也因理解而共生。

她使用的康普茶菌溯源來自瑞士,經眾人之手幾經流轉傳遞,用不同地方或不同品種的茶釀製,便產生不同的風味、顏色、香氣,被覆蓋或彰顯,甚至改變了菌種的基因,這些過程頗類似文化的傳播和學習。至於空懸在桌上的白色桌巾是用構樹纖維搥打而成,上面寫著瑞士德文「En Guete」(祝福語,請好好享用)構成的筆畫線條,象徵著美好的友誼與餐聚。而今卻只映照自己面容的鏡面桌子,和實驗培養皿裝盤的菌膜食物,孤立且區隔,在冷冽中繼續生長….

楊偉林作品《en Guete!》構樹纖維、紅茶菌膜、康普茶、紙線、玻璃、鏡子、木支架 。2021(圖/郎亞玲攝)
▲楊偉林作品《en Guete!》構樹纖維、紅茶菌膜、康普茶、紙線、玻璃、鏡子、木支架 ,2021。(圖/郎亞玲攝)

施惟捷曾經在2019年三度前往中國青海玉樹,計畫和在地一所小學合作,希望和其他藝術家在那裡做夏令營,後來因為香港和疫情的情況無法執行。談到這個作品他帶著幾分惆悵與思念,展出的溫室的窗戶,是用當地的植物染色做的染敏太陽能電池。上面的書法是三個藏文字,出自校長之手,他用石墨烯碳層製作,分別代表磁場的方向、生命週期和聲音。

施惟捷作品《溫室之心》106cm*57cm*146cm。碳纖維、3D列印材、二氧化鈦、黑枸杞、黑豆、薯榔、FTO導電玻璃、老窗木框、黑豆苗、雙輸出幫浦、碘電解液、石墨烯粉末。2021。(圖/郎亞玲攝)
▲施惟捷作品《溫室之心》106cm*57cm*146cm。碳纖維、3D列印材、二氧化鈦、黑枸杞、黑豆、薯榔、FTO導電玻璃、老窗木框、黑豆苗、雙輸出幫浦、碘電解液、石墨烯粉末,2021。(圖/郎亞玲攝)

這項特別的展出,7月15起即以360度全景線上開展,關於「來自未來的朋友」國際藝術家及其作品,關於「第三自然」,關於「纖維材料庫」,關於「導電材料複合天然纖維研究及開發」的參與成果,以及其他受邀參展藝術家的作品,都可從線上綜觀全貌,一窺究竟。至於實體展出,則有待疫情趨緩,警戒解除,再與纖維藝術的愛好者一一分享。

360度全景線上看展網址:https://hff2020.xyz/

(本文作者郎亞玲,頑石劇團藝術總監與導演,逢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相關連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