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開章先生的真性情

老夫妻鶼鰈情深

【特約撰述/張炳煌】

日本西出義心先生編寫于右任先生的義舉過程,及李超哉先生在中風生病後憑著毅力,一筆一畫努力再創書法風格的精神,獲得許多人的迴響,都希望能多讀讀前輩書家的一些感人故事。

記憶中的前輩書家,董開章先生有非常鮮明的文人書法氣息,1909年出生,浙江奉化人,1949年來到台灣,1997年再回上海定居,次年過世,享年90歲。我們都尊稱他為開老,在台生活約近30年。

開老書法以王羲之蘭亭序為底,文人書風甚為清雅,以行書最為當時書壇推崇。國立歷史博物館曾在出版他的書畫回顧展作品及時寫下這段話「董開章一生奉獻書法藝術,以深厚嚴謹的楷書為基礎,而大開行書之意境,被尊為當代王書之一脈宗傳。在各種書體中,行書是最兼具藝術性與實用的書體。其不縱不拘、不疾不徐的流動感和線條美,一直深受社會各階層喜愛。董老的文字溫和,一點不帶火氣,而線條流轉之間,與人一種欲罷不能回味無窮的感受,其造詣可謂是人書俱老矣。」這段話充分表現開老在書法的功力,就不必多言。

我從年輕時就心儀他的書法,無論是書法、蘭竹的詩書作品,開老的王字風韻,在當代書壇或無人能出其右。表現出的清雅和韻,感受翰墨書香,往往令人迴盪甚久。

開老行書作品
▲開老行書作品。(圖/張炳煌提供)

我和開老相差整40歲,在回想中第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講話口音,他籍貫奉化,有非常濃厚的鄉音。溫和的開老一向有禮有節,只是常須用猜的才能懂說的意思。一次我回到家,內人告訴我,剛才有一位老先生打電話來,言語溫和談了很多。我太太一直問他是何人,對方也一直在回話,一來一往數十分鐘,始終聽不懂對方說什麼、也不知是何人。一直過了好幾天我碰到開老,他告訴我前幾天打了電話給我。

有一次到日本訪問,當時有一位和台灣頗有來往的書界人士山野龍石先生接待我們,大家見面時相互寒暄,看到開老非常誠懇和山野先生交談,雙方對談相互點頭很長時間。我深好奇問了雙方是否聽懂,開老說了,不管他聽得懂否,就是得將感謝的話說出來,即使對方聽不懂,也得好好表示,這意思對方一定可以了解,這就是「誠」的意思,好好上了一課,受用不少。

▲前往日本訪問時所攝。(圖/張炳煌提供)
▲前往日本訪問時所攝。(圖/張炳煌提供)

開老來台在中國農民銀行董事會擔任秘書,之後退休。我們都同為甲辰詩書畫會會員,這是甲辰年(1964)創立的,會長是當時資深立委周樹聲,之後為立委丑輝瑛。每個月有一次聚會,其他聚會活動也常有。

開老是與兄長一起來台,我認識開老的時候,兄長已生病必須有人照顧,開老是單身還得照顧哥哥。我那時覺得開老應該教書法嘉惠學子,很熱心幫開老介紹到救國團的才藝班,幾個月後我想以開老的書法造詣,應該是學生滿堂,就問了負責的幹部,他們回我這課已經停了。原來是開老授課開始學生滿座,但是來上課學生逐次減少,原因是上課學生聽不懂他講的話,真是可惜。聽說開老堅持教學的責任,上課時間非常用心,令人感佩。

董老蘭竹作品
▲▼董老蘭竹作品。(圖/張炳煌提供)

再說開老來台時,夫人及家人都留在上海,隻身在台生活,和家人完全失去聯繫。我們常想幫開老介紹老伴,但他以已有妻兒在大陸,總是斷然回絕,只是年復一年,他就是單身,之後兄長過世,感覺負擔稍輕。當時甲辰詩書畫會會員有許多位是立委或國大代表,例會多是在立法院接待室舉行。有一次大家聚會,等著等著,預計要來的開老怎麼未到,正納悶著,有電話來告,開老被摩托車撞了,趕緊連絡探視,腿斷了。

老夫妻鶼鰈情深
▲老夫妻鶼鰈情深。(圖/張炳煌提供)

開老這時我記得應已近八十歲,就這樣折騰好久,開始身體漸差。還好已和上海的老妻連絡上,老夫人也順利來台。兩老住在內湖康寧護校附近一棟大樓,我曾去過幾次探望。有一次給了我一包捲起來的作品,足有三、四十張,裡面有書法和蘭花小品,張張精采,我這次要寫這篇小文時,想著應該找出來,但不知寶藏在哪地方,一時還未出現。

開老在夫人來台後生活應該非常高興,夫人也是和藹可親、身體很好。從而想到開老的堅持,來台後一心只等著家有太太,那種堅定夫妻情誼的表情,令人印象深刻。可惜開老晚年在上海去世,我也沒機會再看到他的溫良恭儉的風采。倒是2012年應中國最古私人圖書館寧波天一閣之邀,去參加沈光文400年紀念活動,沈光文被譽為台灣文獻之祖,明末時在海上遇風被漂到南部上岸,之後留在台灣。寧波就希望以此來聯繫兩岸的文化羈絆。天一閣當時一再表示董開章先生是寧波的文人名士,也曾辦過開老展覽。想想文化的傳遞,語言口音絕不重要,沈光文相信也和開老一樣,不容易和當地人交談,但是他在台灣留下的影響,一直到現在,還是受到重視。

董開章草書作品。(圖/張炳煌提供)
▲董開章草書作品。(圖/張炳煌提供)
董開章草書作品。(圖/張炳煌提供)
▲董開章草書作品。(圖/張炳煌提供)
董開章作品,節前赤壁賦。(圖/張炳煌提供)
▲董開章作品,節前赤壁賦。(圖/張炳煌提供)

(本文作者張炳煌,知名書法家,現任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暨文錙藝術中心主任)

相關連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