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藝術交流盛事 亞當計畫重返實體年會 首次於北藝中心舉行

亞當計畫重返實體年會 首次於北藝中心舉行

【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第七屆「亞當計畫 – 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ADAM)年會,8月24日至27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北藝中心)舉行,30多位國際場館、平台代表及策展人來台共襄盛舉。今年以「像生態一樣思考」為題,引導參與者重新思索生態和整個藝術圈的相互影響,同時也與正在熱烈進行的2023臺北藝術節相互呼應,擴大能量。這也是北藝中心開幕後,首次的實體年會和國際專業社群連結。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劉若瑀感謝各國藝術家及策展人共襄盛舉。(記者 陳安婷/攝)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劉若瑀感謝各國藝術家及策展人共襄盛舉。(記者 陳安婷/攝)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劉若瑀表示,從2017年起,當北藝中心還在籌備期間就已啟動「亞當計畫」,核心的概念就是讓「北藝中心成為亞洲共製中心」,目的就是希望能夠串聯各國的場館以及藝術家,讓北藝中心與亞洲亮起來。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執行長王孟超對於亞當計畫規模逐漸宏大,十分開心。(記者 陳安婷/攝)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執行長王孟超對於亞當計畫規模逐漸宏大,十分開心。(記者 陳安婷/攝)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執行長王孟超說,從2017年在構思「亞當計畫」的時候,就希望可以像iPhone一樣以數字標示進展,今年已經是ADAM7,希望藉由未來四天,包含三大單元「藝術家實驗室」、「新作探索」、「交流與論壇」等不同的活動,讓國內外的藝術家可以分享彼此創作的心得,平臺更加成長茁壯。

策展人林人中表示,「亞當計畫」投入很多的人力以及藝術資源,希望讓來參與的國內外的藝術家、策展人,能夠相互的交流、合作,創造出更多精彩的作品。客席策展視覺藝術家林安琪Ciwas Tahos和表演藝術家陳塵,帶領12個藝術家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駐地研究的分享會,也為「亞當計畫」年會揭開序幕。

第七屆「亞當計畫 - 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年會,在北藝中心舉行。(記者 陳安婷/攝)
▲第七屆「亞當計畫 – 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年會,在北藝中心舉行。(記者 陳安婷/攝)

亞當計畫的重點單元「藝術家實驗室」由臺灣第一民族視覺藝術家林安琪Ciwas Tahos和表演藝術家陳塵攜手客席策劃,以「流動的秘蜜」為命題,試圖從水和海洋政治中學習。來自10個國家的12位藝術家,來臺進行一個月的集體駐地研究,探索生態系統與原民知識的多樣性。

在「新作探索」單元中,則持續鼓勵跨文化研究和創作的階段性發展,藉由多樣的表演藝術形式,藝術家能夠深入探討個人對歷史和身體的思辨。今年將呈現3件作品,包括新生代藝術家列嶼維杰(Leu Wijee)、石田ミヲ(Mio Ishida)以及洪瑋翎攜手合作《博物館II:羈》計畫。還有鄭文琦和吳其育的《南方宇宙生存指南》,以及余美華和董怡芬的《媽與她與他與它:媽組人生》。

在「交流與論壇」單元共有3場座談及圓桌討論會,策展人及藝術家們將針對生態系、酷兒、藝術生產、(全球)南方等主題提出看法並進行交流討論。今年臺北藝術節全新策畫的駐節研究計畫《流行群島》也將於亞當計畫年會期間呈現成果。

亞當計畫參與平台代表、藝術家及策展人合影。(記者 陳安婷/攝)
▲亞當計畫參與平台代表、藝術家及策展人合影。(記者 陳安婷/攝)

除了參與亞當年會以及觀賞藝術節的節目,也安排策展人與臺灣各世代藝術家見面,參訪雲門舞集、舞蹈空間舞團等,了解臺灣表演藝術發展樣貌,進一步促成跨國合作和交流。更多活動資訊可至亞當計畫官網:https://www.tpac-taipei.org/adam

 

 

 

 

相關連結:臺北藝術節見驚喜 《脫殼》首見球劇場水面舞台 《百葉》帶觀眾探索北藝大劇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