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藝 淬煉光熱 卓柏成陶藝創作渾然天成 兩岸名家定位再創風華

【記者 辛澎祥/採訪報導】

在台灣的傳統工藝,創新精緻化的同時,也讓充滿創意與文化智慧的作品呈現新的發展境界,其中陶瓷工藝也在賦予新的底蘊與思維的改造後,堂堂邁入觀賞怡情與生活實用的境界,讓陶藝創作藝術在市場的支撐下展現亮麗新局。資深陶藝家卓柏成在兩岸藝術領域,展露個人深摯高超的創作技巧,也能善用台灣特殊文化元素,在作品中做沁入與呈現,令人視野大開,驚豔無比。卓柏成的陶藝之路,充滿艱辛,在堅毅專注的創作歷程,開創無限的未來,令人相當期待。

▲陶藝家卓柏成,細述他每一件作品水火交融的淬鍊過程,相當感人。(記者 辛澎祥/攝)

出身於窯工家庭的卓柏成,在父母親皆為窯工的環境下,竟然可以拉拔大五個孩子,在從小對窯廠陶瓷的耳濡目染下,讓卓柏成心生興趣,也對陶瓷的製作手藝有了深徹的融會貫通,從興趣、喜歡到熱愛,長達50年的陶瓷創作,從傳統到時尚、文創,將古璞轉變賞玩實用,更在製作器具的燒製過程添加改良與自然彰顯色澤的薪火,亦在釉藥的比例調配與使用上做了專業評斷的掌握,具體展現他過人的藝術概念與自然生成的職人角色,在陶藝界樹立新的專業指標性典範。

▲抱持著完成的陶藝作品,卓柏成欣喜且感恩。(記者 辛澎祥/攝)

台灣的陶瓷發源與發展皆以鶯歌為首要,鶯歌可說是台灣陶瓷業發展歷程的縮影,在此得天獨厚的條件下,也讓在鶯歌土生土長在地人的卓柏成,一腳栽進陶土中而難以自拔,他把陶瓷工藝當作是此生的志業,與台灣社會的發展脈動做呼應與連結,用創造迎合需求,並在不同的產業興衰中做商品質化的調整,也在景氣循環中用技藝掌握先機,這也是卓柏成能在陶藝市場站穩腳步力求發展的關鍵。民國66年就拜陶藝大師林葆家為師的卓柏成,並習許自然老師的陶藝製作技藝,兩位大師引進日本土的手拉胚,用乾淨穩定的彩釉及瓦斯窯,讓所燒製的陶瓷作品更有其精鍊之處,讓作品成為市場收藏的焦點,備受青睞。

▲美麗炫目的作品構圖是出自卓柏成夫人之手,展現高超美學技藝。(記者 辛澎祥/攝)   

卓柏成17歲時離家向台灣第一的釉藥大師林葆家陶藝家學藝,近40年的薰陶與創作,獲得林葆家老師納為正式的嫡傳弟子。卓柏成克服了拉陶與釉藥的傳統技術,把水晶釉與流水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創作出美侖美奐的陶瓷作品。卓柏成老師認為,獨一無二的釉燒最大的特點,是因為每件作品燒出來的都是不同的紋路,而每件成功的作品背後,被毀棄的失敗品更是難以計數,對於文創來說,這是一個永無止境、永遠都有各種可能性發生的,目前更研發新創特別釉藥結合燒製於瓶身上,其中以十方釉為與五色天目油滴釉最高的技術方式,十方釉特殊的釉葯燒成,讓作品渾然天成的獨術風格,他並將此作品命名為【一帶一路、超越顛峰】,其意義為四面八方人才凝聚於此,達到事事圓滿成功,永續經營的最高境界,令人激賞。

▲卓柏成的作品有著自然圓融與天人合一的至高意境。(記者 辛澎祥/攝)

至於五色天目油滴釉,則是由天然金屬礦物(氧化鐵,錳.鈷)等十餘種釉料結合而成 ,產品表面都有呈現美麗不規則的斑紋點,而天目釉的美則在於燒成後釉藥呈現顆粒似豹紋又似漂亮眼睛閃亮著的紋路自然完美不規則的豹紋斑點。令人非常喜歡且愛不釋手。卓柏成在兩岸主要城市的創作展,都引起廣泛的注意與熱烈的迴響,從廈門、成都、景德鎮、西安、重慶等地,以交流展、文博會、邀請展、個展及聯展的活動形式,藉由展覽、行銷、典藏的手法,快速累積了他個人的聲望與知名度,也成為先進國家邀請與收藏的主流藝術家,陶瓷工藝打入國際市場實屬難能可貴。

▲卓柏成的陶瓷與油畫家黃麗綸老師共同創作,畫中蝶(上)及瓷上蝴(下)備顯炫麗文采。(圖/卓柏成 提供)

卓柏成老師過去30年來的展覽與獲獎無數,持續創作至今的陶藝作品,也都歷經創新改良過程而呈現新的巧思與意境,2020年11月(墨逸陶喜)第七次聯展,將在台南方圓美術館展出,共計入窯1色、出窯千色1件瓷、意萬千,是由五位大師聯合展覽。11月7日則至宜蘭(惠好人文藝術空間)參加飛羽翱天地 牧牛撼乾坤與張平吾老師與黃麗綸老師聯展,令人期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