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安婷/採訪報導】
國立歷史博物館於暑期前推出「宅家有理─史博典藏宅家指南」線上展,透過圍繞「家」與「宅家」所發生的大小事,藉由「家」的抽象模樣、具體型態與「宅家」活動之呈現和轉變,一窺先民的生存和生活之道。此外,搭配100件典藏精選作品,並廣邀大眾參與的圖文徵集活動,提供民眾宅家靈感參考的文藝指南。
本次「宅家有理─史博典藏宅家指南」,展品中有早期組成家的裡裡外外物件,諸如趨吉避凶的家宅六神、門神版畫,裝飾與實用並重的木製家具,還有文人雅士宅家排遣寂寥、放鬆消暑的生活用具等等。其中不乏早期先民積累的智慧結晶,處處可見人類為生存與自然協調而激發出的巧思。
「家」是什麼?「家」的外貌和內涵經歷哪些演變?「宅家」可以做什麼?隨著時空環境的變遷,「家」的功能日新月異。早期的「家」側重停靠休憩等的靜態功能,近年人與家的關係,透過長時間的連結,產生多樣而豐富的「宅家」面貌,「宅家」被賦予更多正面積極的意涵。
在COVID-19疫情影響下,人們對家有了新的需求,待在家的時間愈來愈長,在家從事的活動也越來越多,家不再只是家,也創發許多新想像。因此,本次線上展特別舉辦「宅家新生活圖文徵集活動」,即日起至8月8日止,民眾可透過圖文投稿分享自己獨特的宅家時光,得獎者除獎品外,作品也有機會刊登於網站上,一起把宅家的「將就」化為「講究」,提供「宅家」生活新選項。史博館代理館長梁永斐表示,該館全力整備重新開館之餘,因應新型態展覽趨勢與疫情的不確定性,持續提供民眾不受時空限制、隨時上線的觀展服務,歡迎大家在緊湊的防疫生活中,上線觀看從「家」到「宅家」的各種樣貌,尋得療癒身心的方式,讓宅家有理不無聊!展覽連結:https://exhibitonline.nmh.gov.tw/stayAtHome